外卖小哥奇遇保时捷女 第七十二章老周家院子里的缅怀(1/2)

山坳里的风总带着草木的清润,顺着蜿蜒的盘山公路一路漫下来,把车窗玻璃染得透亮。

李默开着车,仪表盘的光映在他脸上,柔和得不像应对过无数风浪的创业者。

副驾驶座上,林溪正低头给女儿梳理被风吹乱的头发,后座的儿子扒着车窗,小手指着窗外掠过的梯田,兴奋地喊:“爸爸,你看!田里的禾苗像绿色的波浪!”车子穿过一道石拱门,就算正式进了老周的老家——那个藏在群山褶皱里的小村子。

村口的老碾盘还在,被岁月磨得光滑发亮,旁边几棵老樟树的枝叶遮天蔽日,树荫下坐着几位纳鞋底的老人,见有车来,都抬起头望过来,眼里带着淳朴的好奇。

“快到了。”李默放缓车速,沿着村道慢慢前行。路面是近几年新铺的水泥,不再是当年坑坑洼洼的土路。

路两旁的房子大多翻修过,白墙黛瓦,门前摆着五颜六色的盆栽,偶尔能看到墙上刷着

“联盟骑手之家”的红色标语,在青山绿水间格外显眼。林溪望着窗外,眼里满是感慨:“上次来还是五年前,那时候路还不好走,村里好多房子都是土坯墙。”

“老周要是看到现在的样子,肯定会很高兴。”李默的声音轻轻的,带着一丝怀念。

当年老周带着他来村里,两人踩着泥泞的土路,听老周说想让村里的年轻人都能有份安稳的工作,不用再背井离乡。

如今,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车子在一座青砖瓦房前停下,院子里的老槐树长得枝繁叶茂,树冠像一把巨大的绿伞,遮住了大半个院子。

听到动静,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颤巍巍地从屋里走出来,正是老周的母亲。

她穿着藏青色的粗布衫,袖口缝着补丁,脸上布满了沟壑纵横的皱纹,却精神矍铄,眼里闪着明亮的光。

“是李默吧?”老人快步走过来,伸出枯瘦的手,紧紧握住李默的手。

她的手掌粗糙得像老树皮,指节突出,却带着温暖的力量,

“可把你们盼来了!快进屋,快进屋!”李默弯腰扶住老人,声音带着敬重:“周阿姨,好久不见,您身体还好吗?”

“好,好着呢!”老人笑着点头,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

“多亏了你,村里好几个娃都去联盟当骑手了,每月能挣不少钱,盖了新房,娶了媳妇,日子越过越红火。”她转头看向林溪和两个孩子,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这是林溪吧?还有这两个娃,长得真俊!快,快进屋坐,我给你们煮了红枣茶。”走进院子,老槐树的枝叶在头顶轻轻摇晃,阳光透过叶缝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树干粗壮挺拔,需要两人合抱才能围住,树皮上布满了深浅不一的纹路,像老人脸上的皱纹,刻满了岁月的痕迹。

李默走到槐树下,抬手抚摸着树干,指尖划过一道又一道深浅不一的刻痕。

这些刻痕高低错落,最下面的几道已经有些模糊,往上渐渐清晰。

“这是老周当年跑单回来,跟我比身高刻的。”他的声音带着淡淡的笑意,眼里却泛起了温柔的怀念。

“爸爸,这些刻痕是什么呀?”女儿仰着小脑袋,好奇地问。她穿着粉色的连衣裙,梳着两个羊角辫,小手紧紧拉着李默的衣角。

李默蹲下来,指着最下面的一道刻痕:“这是十二年前,我和你老周爷爷第一次来这里,他刚跑完一单长途配送,累得满头大汗,却非要拉着我比身高。那时候他比我高一点点,得意得不行,就在这里刻了一道线。”他又往上指了指,

“这道是第二年,我长个子了,超过了他,他不服气,说要再比,又刻了一道。”林溪也走过来,蹲在女儿身边,伸手轻轻抚摸着那些刻痕,指尖能感受到木质的坚硬和岁月的温度。

“是呀,你老周爷爷不仅勇敢,还很善良。”她的声音温柔,像春风拂过湖面,

“当年他发现骑手们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就四处奔走维权。后来他找到你爸爸,把自己研发的骑手定位保护芯片交给了他,就是想帮更多骑手,让大家的工作更安全、更有保障。”

“那老周爷爷现在在哪里呀?”儿子趴在李默怀里,小手里攥着一个旧哨子,哨子是黄铜做的,表面已经氧化发黑,却被磨得光滑发亮。

那是老周留下的,当年他跑单时用来提醒路人避让的,后来送给了李默。

李默抱着儿子,目光望向远方的群山,声音轻轻的:“老周爷爷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但他一直看着我们,看着村里的变化,看着联盟的成长。”他拿起儿子手里的哨子,放在嘴边吹了一下,清脆的哨声在院子里回荡,像老周温和的呼唤。

老人端着红枣茶出来,看到槐树下的一幕,眼里泛起了湿润的光泽。

“这棵树是老周小时候亲手栽的,”她坐在石凳上,慢慢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