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剥皮人 第281章-死人不打伞(2/2)

灰白的粉末在墨绿色的水面上晕开,像一幅抽象的死亡画卷。

然后,他捡起一根漂浮在水边的长竹竿,伸入水中,开始缓缓搅动。

他的动作极有规律,并非胡乱划动,而是在水面制造出一圈圈特定的涟漪。

他知道,残响系统不仅能感知能量波动,更能解析“意图的痕迹”。

哪怕只是水波的规律性扰动,只要其中蕴含着信息,就会被它捕捉。

他用竹竿在水中“书写”,让涟漪的扩散形成断断续续的弧线,模仿着古老摩尔斯电码中“SOS”的求救信号节奏。

这是一种极致的挑衅,也是一种极致的伪装。

一个求救信号,意味着这里有一个被困的“信息源”,对系统而言是必须清除的目标。

做完这一切,沈默悄然退离,没有回头。

他在巷口停下,从怀里取出一支从未用过的白蜡烛,点燃后,小心地置于一只翻倒在地的陶碗之下。

烛火在碗中摇曳,投射出昏暗的光晕。

这是本地古老丧俗中“引魂归位”的仪式,但手法粗糙,明显是失败了。

他要让这里看起来,就像一场笨拙而失败的招魂仪式现场。

既有足够的神秘学特征吸引残响的初步注意,又因其明显的“无效性”和低能量反应,让系统在深入探查后,最终将其归类为无害的民间迷信活动,从而放弃对此地的持续监控。

就在沈默的身影消失在巷口的黑暗中时,远方的苏晚萤感到脚下传来一阵极其轻微的震动。

震动透过大地,沿着地下水脉,传递到她紧贴着地面的掌心。

三短,两长,一停。

这不是地震,也不是工程作业。

这是小舟在出发前与她约定的“终局信号”。

信号传来,意味着小舟已经抵达预定位置,并完成了最关键的一步。

确认。

也或许是……告别。

苏晚萤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

她立刻从发髻中抽出一根古朴的木簪,拧开簪头,里面藏着一枚比米粒还小的微型胶片。

她迅速起身,走到街角一台二十四小时自动售货机旁,装作购买饮料。

在硬币滑落的瞬间,她屈指一弹,那枚胶片便精准地落入了硬币回收槽内。

机器发出一声轻响,正常运作,一罐冰镇可乐掉了出来。

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个微小的动作。

但在今晚的例行检修时,技术人员会发现这枚胶片卡在了机器内部的传动齿轮之间,并将其作为“异物堵塞”上报。

她知道,这种“机械性意外”最不容易被系统判定为蓄意的信息传递。

这枚胶片会随着维修流程,从一个部门流转到另一个部门,最终抵达它该去的地方。

所有接触过它的人,脑子里只会有一个念头:“这只是个故障。”而永远不会追问:“是谁放的?为什么放?”

与此同时,老城区的地窖旁,沈默躲在巷尾的阴影里,看到夜空中数个光点正高速向这边聚集。

无人机群果然被吸引了过来,甚至有球形的探测器潜入水中,扫描着他留下的骨灰和涟漪。

诱饵,已经生效。

他缓缓起身,却没有向城外撤离,反而逆着方向,走向了城市另一端的儿童福利院旧址。

那里早已废弃,墙壁上布满涂鸦,但沈默知道它的另一个身份——林秋棠创办的“语言实验班”所在地,一切悲剧的源头。

雨势渐大,他走到福利院锈迹斑斑的大门前,从怀里最深处,取出父亲头骨的最后一块碎片。

那块骨片温润如玉,仿佛还残留着父亲的体温。

他将其轻轻放在布满裂纹的台阶上,然后用几片被雨水打湿的落叶半掩起来。

这里是残响系统的“情感高点”,是它数据库中最核心、最不愿被触碰的记忆圣地,也是防备最森严的区域。

但他更清楚,当所有猎犬都被引向喧闹的假目标时,真正的致命一击,必须发生在敌人最柔软、最意想不到的心脏地带。

在地表之上,雨水冲刷着整个城市。

一个蜷缩在桥洞下的流浪汉裹紧了身上捡来的破旧毯子,试图抵御这突如其来的寒意。

忽然,他竖起了耳朵,听见头顶覆盖的铁皮屋檐上传来一阵奇怪的滴答声。

那声音很有节奏,完全不同于杂乱的雨点。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那节奏很慢,很轻,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像极了……像极了他早已模糊的记忆里,母亲在枕边哼过的那首安眠曲。

他抬起头,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那里是福利院高高的、破败的屋顶。

而此刻,在那屋顶之下,有什么东西正在被唤醒。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