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之外 绩效引入(2/3)

"赵主管,我刚来不久,想了解一下工厂的真实情况。"李国强开门见山。

赵刚警惕地看了看四周:"李副总,我劝你别太认真。这里不是靠能力说话的地方。"

"什么意思?"

"上个月,我提出更新老化设备的建议,结果绩效考核被打了最低分,理由是'不服从管理'。"赵刚苦笑,"而行政部那个整天拍马屁的小张,因为'发现'我部门五个'错误',拿了最高奖金。"

李国强若有所思:"财务部王主管似乎很有话语权?"

赵刚压低声音:"她是董事长的'自己人',据说当年一起摆过地摊。财务数据只有她一个人经手,连总经理都看不到真实账目。"

正说着,王丽华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哟,两位聊什么呢这么投入?"

赵刚立刻站起身:"王主管,我在向李副总汇报设备情况。"

王丽华眯起眼睛:"是吗?那正好,李副总,董事长让您去她办公室一趟。"

等赵刚离开,王丽华凑近李国强:"李副总,您是聪明人。在这里,站对队伍比什么都重要。"

李国强不动声色:"多谢王主管提醒。"

董事长办公室里,张淑芬正对着电话大声嚷嚷:"儿子啊,那个新来的副总看起来不太听话...什么?先用着看?行吧行吧..."

见李国强进来,她挂断电话:"老李啊,我儿子说了,让你先熟悉熟悉情况。对了,周经理的绩效考核你要全力支持,明白吗?"

"董事长,我认为目前的考核制度可能会影响部门协作..."

"你懂什么!"张淑芬不耐烦地挥手,"周经理是专家!人家在大城市做过多少大企业!"

李国强暗自叹息。他曾在国企担任高管,退休后被猎头推荐到这个民营工厂,本以为能发挥余热,现在看来情况比他想象的复杂得多。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国强默默观察着工厂的运作。周志强的"相互找错"制度很快显现出效果——晨会上,各部门开始互相指责;生产线上,工人因为害怕被同事"举报"而不敢提出合理化建议;技术部的设备更新计划被财务部以"没有发现五个错误"为由驳回。

更令人不安的是财务数据。李国强几次要求查看完整报表,都被王丽华以"董事长特批才能看"为由拒绝。而当他试图向张淑芬反映时,这位董事长只是不耐烦地说:"王丽华跟我二十年了,从没出过错!"

一个周五的下午,李国强偶然在财务部门口听到王丽华和周志强的对话。

"...这个月的服务费又该打了。"周志强的声音。

"放心,已经安排好了。"王丽华笑道,"不过下季度开始,我们要提高分成比例。"

"你胆子越来越大了。"

"怕什么?那个老太婆连报表都看不懂。至于新来的副总,我已经准备好'材料'了..."

李国强悄悄退开,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第二天,李国强"偶然"在食堂与赵刚同桌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