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老部下们的晋升,构成了第五军坚实的中高层指挥核心,最主要的是这次‘老头子’没像之前荣六师那样再往第五军当中掺沙子,所以整个第五军的中高层都是顾家生的老相识、老部下,使得他对部队的掌控力极强。
因为第五军是刚刚组建的,新兵的训练、新装备的熟悉适应、各部队之间的战术协同磨合,一切都需要顾家生从头抓起,容不得半点马虎。
对于这些,顾家生深知战场无情,任何一个细微的疏忽都可能在未来让士兵们付出生命的代价。
因此他本着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负责,一水的将所有事务都丢给了郭副军长和张参谋长,当然顾老四也不是纯当甩手掌柜的,为防止后续郭副军长带着部队跑路/起义,郭副军长他们只是制定计划,却并不真正的从事到具体训练当中,政治教育工作亦然。
在第五军这支庞大的新军当中,还有一支极为特殊的作战单位,那就是归义教导团。团长为犬养忠义上校,这位曾经的“二鬼子”在武汉会战,尤其是万家岭一役中充分证明了自身的忠诚与价值。
战后,他的部队也得到了极大加强,顾家生调拨了1500余名经验丰富的华夏士兵作为基干;整合了他原先的600多人的老底子;更重要的是,犬养忠义对万家岭战役中抓获的超过1000余名日军俘虏进行了艰苦的转化工作,居然最终成功争转化了700余人加入。
这使得犬养忠义的这个团,兵力达到了近3000人的规模,而且全部配备精良的日式装备,完全比得上日军的一个联队了。
作为一招潜在的奇兵,顾家生甚至特批这支部队人手一套日军的制式军服,以备特殊作战之需。这个安排也意外地圆了犬养忠义一个深藏心底的梦想,他终于得到了心心念念的“日军大佐军服”(尽管是在国府军序列内)
这对他而言,不仅是一套衣服,更是一种心结的了除,而这支特殊部队的存在,则为第五军的作战能力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也成为顾家生手中一张值得琢磨的底牌。
顾家生的思绪又飘回了2个月前,武汉会战惨烈无比,华夏这边投入的兵力达百万之多,虽然最终失败,但也让日军付出了沉重代价。
武汉会战之后,日军也已精疲力竭,再也发动不了大规模的会战了,抗日战争也迎来了重大的转折点。
话虽如此,在部队整训之余,顾家生常常独自一人站在地图前,思考着未来的战局发展。日军虽然暂时停止了大规模进攻,但小规模的摩擦和试探却从未停止过。
第五军作为新整编的王牌部队,迟早要开赴前线,与日军精锐一较高下。顾家生知道,到那时候,今天的汗水和准备将决定明天的生死与胜负。
夜色渐深,顾家生却仍坐在办公室内,翻阅着各部队的训练报告。窗外的樟城一片寂静,与白日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
他知道,这种宁静不会持续太久,战争的脚步快了............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