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黄埔将星,开局降服李云龙 第四百二十章 李云龙师vs骷髅师(1/2)

斯达林格勒以西约60公里处,一个名叫戈卢宾斯卡亚的小镇附近。

日耳曼帝国陆军的指挥部便设立在,这座小镇上。

在戈卢宾斯卡亚镇附近的齐尔卡河河畔。

一个经过精心选择的位置,远离前线的主要交火区,以确保指挥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日耳曼帝国指挥官弗里德里希·保卢斯上将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

在曼施坦因接替了保卢斯的指挥权之后,日耳曼帝国陆军的指挥部并没有进行转移。

在这个指挥部中,一系列关于斯达林格勒战役的进攻命令。

都是由此处发出。

曼施坦因犹如一头凶狠至极的西伯利亚虎,目光死死地钉在斯达林格勒的地图上。

拿下斯达林格勒!

日耳曼帝国将赢得前所未有的胜利,甚至可能迫使北极熊国停战求和。

无法拿下斯达林格勒,帝国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而北极熊国极有可能借着斯达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缓过一口气来。

作为顶级战略家!

曼施坦因对于这一点看得很清楚。

因此,此时他肩膀上的压力丝毫不逊色于镰刀计划展开时的压力。

甚至!

有过之而无不及!

与曼施坦因相比,日耳曼帝国陆军的其他高级将领就显得格外的轻松。

自从战争开始之后,北极熊国就像是豆腐渣一般。

被日耳曼帝国强大的陆军席卷。

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大军覆灭,或者是投降。

这一系列的胜利,已经冲昏了日耳曼帝国将领的头脑。

在他们看来,拿下斯达林格勒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纵观历次战争,几乎每一次,北极熊国的战损比都要比日耳曼帝国高上太多。

如今,斯达林格勒战场上,日耳曼帝国陆军还在增兵。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日耳曼帝国都占据着全面的优势。

更不要说,放眼整个斯达林格勒。

已经有接近百分之七十的面积,落入了日耳曼帝国陆军的手中。

就连可以对整个斯达林格勒形成巨大影响力的马马耶夫高地,也已经被日耳曼帝国陆军拿下。

就在不久之前!

为了确保对马马耶夫高地的控制,曼施坦因甚至派出了帝国最为精锐的骷髅师。

党卫军骷髅师的前身骷髅总队,这是专门从事灭绝活动的组织。

事实上,骷髅总队只是一个泛称,是指二战时期管理集中营的党卫队,包括辅警、武装SS、普通SS与专门的“特别队员”。

后来以这些部队中的一部分军官、士兵为基础,组建党卫军第三“骷髅”装甲师。

它的指挥官特奥多尔·艾克曾经对他的部下过:“要冷酷无情的对待我们的敌人,以不辜负我们的骷髅章”。

骷髅部队的右侧领章不是党卫军传统的SS,就是一个骷髅,袖标最后也改为骷髅标志,他们的军装上要比其他党卫军部队多两个骷髅徽章。

其最初成员大多来自“骷髅队”,而骷髅部队最早可以追溯到1740年腓特烈·威廉一世葬礼旗帜上的骷髅图案,为了纪念这位先皇,在次年成立了皇家近卫队——第一和第二近卫轻骑兵团,他们身着黑色制服并且在皮毛帽子上绣上骷髅标志。

在一次大战中骷髅图案也成为日耳曼帝国陆军精锐部队的标志,例如突击部队和装甲部队等等。

在一战结束后少数的自由军团也把骷髅标志漆在钢盔和车辆上。

后来在30年代初被定为党卫队和其下属骷髅部队的标志,其意义党卫队高级指导处的真正创建者阿洛伊斯·罗森温克曾说过:“我们在我们的黑色帽子上佩带骷髅标志,借以警告我们的敌人,并向我们的领袖表示,我们随时准备用自己的生命去实现他的理想。”

41年初,“骷髅”师从20000人扩大到40000人,其中有13000人是超龄服役者,这些士兵仅仅作为高卢国和挪国的常驻警备部队。

41年4月,“骷髅”师被编入勒布指挥的日耳曼帝国北方集团军群准备入侵北极熊国。开战后,它迅速穿越了立陶碗、拉拖维亚,7月越过了斯达林防线,到达了德米扬斯克以北,随后在7月31日到8月25日在列林格勒地区作战。

作战时,它曾配属给曼斯坦因所指挥的56装甲军,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SS部队。

如今!

小胡子将斯达林格勒战役的指挥权交给了曼施坦因。

骷髅师也自然而然,成为了曼施坦因手中的王牌部队。

骷髅师装备虽不如帝国师和维京师,可骷髅师士兵作战信念坚定,不怕死,敢去死。

骷髅师对于盟军炮火丝毫不畏惧,并对盟军士兵心狠手辣,毫无怜悯,犹如骷髅幽灵一般,无论北极熊国陆军还是盟军对这支军队很头疼。

德米扬斯克包围战骷髅师成名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