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黄埔将星,开局降服李云龙 第四百五十六章 旅长抵达奉北,我军豪华军事观摩团观摩奉北之战(1/2)

天气,逐渐转凉!

苏长青披着一件军大衣往远处看去。

自斯达林格勒之战后,大夏**队在北极熊国驻留时间并不短。

再加上为了组织这场针对小鬼子关东军的战斗。

又费了不少的时间。

不过眼下,时机已经成熟。

苏长青也没在犹豫,趁着大批量的关东军与小鬼子军队,被拖在太平洋战场的这个时间节点。

在盐安方面的授意之下,在苏长青的指挥下。

五十多万奉北野战军,对被小鬼子控制的奉北地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奉北野战军兵分三路,分别在宋、程、赵三位将军的率领下。

从三个方向,向小鬼子关东军发起了进攻。

按照苏长青的部署,五十多万奉北野战军的进军路线为三条。

哈城—常春—奉天轴线(中东铁路干线)。

该路线沿滨洲、哈大铁路南下,经哈城、常春、奉天等核心城市。

这条路线的交通条件最佳,拥有完善的铁路网和公路系统。

途经奉北地区的主要经济中心和人口密集区。

补给便利,适合大兵团机械化部队推进。

在北极熊国于45年对小鬼子部队作战,以及奉北民主联军46-48年的作战多沿此线展开。

随着大批量的坦克、装甲车与大炮,被装备于奉北野战军的几大兵团。

机械化程度迅速成型的各部,选择这条路线自然是最为合适。

至于第二条路线,则是齐齐哈尔—柏城—通了—景州方向(西部走廊)。

该路线沿洮昂铁路南下,经柏城、通了指向景州

这条路线的迂回空间大,适合侧翼包抄。

可切断夏北与奉北北的陆上联系(山海关方向)。

避免关外之战打响后,关内的小鬼子对奉北进行大规模的支援。

以切断小鬼子关东军与驻扎在大夏国境内,其他小鬼子部队的联系。

该区域的地形以草原、丘陵为主,机械化部队机动性较好。

辽沈战役中,第四野战军主力正是通过此方向南下封锁景州。

至于第三条路线则是由牡丹江—济林—梅河口—丹冬线路(东部山地通道)。

沿长白山脉西侧南下,经济林、通桦指向辽东半岛。

地形多山,具备隐蔽性和突然性。

可控制高丽半岛与奉北的交通纽带。

适合轻步兵迂回作战。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

该区域内,奉北野战军所在的长白山根据地就在其中。

可以打通与长白山根据地的联系,除了切断小鬼子关东军与高丽半岛方面的联系之外。

还可以将小鬼子的退路彻底切断。

来上一出关门打狗!

而大夏国奉北野战军的轻步兵战术,已经是炉火纯青、妙至巅峰。

此路线!

也能将轻步兵之王的绝世风采给发挥出来。

三条路线分别对应中央突破、左翼迂回和右翼包抄的经典战术。

苏长青为了这一战能够取得大胜,也是煞费苦心。

毕竟奉北一战!

不仅是关系到大夏国与东洋国之间的胜负。

更是关系到未来,大夏国的归属问题。

得奉北者!

得天下!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

“报告司令!”

“太月军区的司令,您的老同学!”

“115师、120师、新四军等各部代表,已经抵达了哈城。”

“各部军事观摩团,也已经抵达。”

“还请司令指示!”

目前,大夏国与东洋帝国之间处于战略相持阶段。

在这个阶段!

小鬼子是无力向大夏国腹地继续推进,而大夏国的大部分区域内都无法对小鬼子形成反攻。

在这一阶段中,奉北地区算是一个异数。

其他战区并没有大的战事情况下,经过总部的审批。

各部调集了不少的年轻将领、军官前往奉北,成立观摩团。

近距离观察这一大兵团作战的方式。

毕竟如此大规模的大兵团作战,我党我军还是头一次。

并没有太多的经验。

在我党我军之中,指挥了大兵团作战之人,

也唯有苏长青一人,毕竟在这之前,苏长青在北极熊国就单独指挥过超百万的大军。

与日耳曼帝国陆军血战。

无论是城市攻坚战,还是大规模的兵团作战。

都是我军不熟悉的领域。

因此!

包括旅长等人的到来,也是为了亲眼、近距离观察、学习苏长青以及奉北野战军高层。

对整个大规模、大兵团作战的统筹。

为日后!

大兵团作战累积经验!

这对于旅长、对于八路军、新四军诸多将领们而言,是个难得的近距离学习的机会。

“老学长来了?”

苏长青抬起头,看向参谋军官问道。

“是的,司令!”

“还有刚从抗大结束学业的各部军官,说起来您还是抗大的校长呢!”

“不过您这个抗大校长可不称职啊,都没给学员们上过几次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