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黄埔将星,开局降服李云龙 第四百三十章 震惊北极熊国名将群,苏长青的坑道作战体系(1/2)

天色刚蒙蒙亮。

来自骷髅三师的反攻便骤然抵达。

以JU 88轰炸机为首的轰炸机组,朝着马马耶夫高地疯狂的倾泄炮火。

与此同时!

日耳曼帝国的各种大口径火炮,也是朝着马马耶夫高地疯狂的倾泄炮火。

海量的炮火,朝着马马耶夫高地方向砸去。

离开了指挥部,将指挥权移交给李云龙之后。

苏长青直接找到了北极熊国的统帅——朱可夫。

马马耶夫高地是斯达林格勒的生命线,其得失关乎整个斯达林格勒的得失。

重要性!

不言而喻!

如今,大夏**队将马马耶夫高地夺回来了。

这一仗!

也不可能光靠大夏**队扛着。

北极熊国如果不给予有力的火力支持的话。

马马耶夫高地上的我军损失,将会极大。

“苏!”

“我就知道你肯定会来,朱可夫将军!”

“我没猜错吧!”

说话之人名为叶廖缅科。

也是北极熊国的一员悍将。

“怎么说?”

“朱可夫将军,你可欠我一包烟了。”

“哈哈哈!”

“好说好说!”朱可夫笑着看向叶廖缅科说道。

随后,朱可夫看向了苏长青,“苏!”

“你此次前来的目的,我大概能猜到!”

“放心!”

“马马耶夫高地关乎整个斯达林格勒保卫战之胜负。”

“如今,贵**队好不容易夺下了马马耶夫高地。”

“我们一定尽全力,遏制住日耳曼帝国的攻击。”

“目前,我军空军部队已经出动。”

“炮兵也已经就位!”

“完全可以给予日耳曼帝国陆军一定的反击!”

随着朱可夫话音的落下,电话铃声响起。

朱可夫拿起电话,用纯正的俄语说道,“喂,对!”

“我是朱可夫!”

“对!”

“现在我命令你部,立刻对日耳曼帝国陆军展开反击。”

“不用吝啬炮弹,必须打断日耳曼帝国陆军的炮火攻势。”

“削弱他们对马马耶夫高地的进攻。”

“是!”

“按照预定计划执行,必须确保我军在炮火上,能够给予盟军大力支持。”

这边,电话刚放下。

另外一边的电话铃声再度响起。

“喂,我是朱可夫!”

“空军部队必须牵制住日耳曼帝国的空军,确保制空权不会完全落入日耳曼帝国空军的手中。”

“地面防空炮部队,也全部开火,把日耳曼人的战机给我打下来。”

朱可夫有条不紊的安排着这项事宜。

像他这个层次的指挥官,一般来说都是总揽大局即可。

不过马马耶夫高地的重要性,也让朱可夫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此处。

不得不说,在整体部队的调配以及指挥上。

北极熊国还是能迅速做出应对的。

而北极熊国的火力并不弱于日耳曼帝国。

虽说在空军上,日耳曼帝国能够掌控一定的制空权。

但炮火!

即便是精度上,不如日耳曼帝国。

在口径上,数量上!

北极熊国并不弱于日耳曼帝国。

精度不够,火力来凑。

这就是北极熊国的大炮兵主义。

在无法达到日耳曼帝国炮兵的精度情况下,索性覆盖式炮火攻击。

这一点!

是北极熊国的发展策略。

正如其t34坦克的性能可能不如虎式坦克、豹式坦克之类的,但在数量上,就有很大的优势了。

数量碾压!

即便是日耳曼帝国陆军也扛不住这种爆兵方式。

“马马耶夫高地能不能坚守下来,就看这几天了!”

“能够得到你方炮兵、空军的支持。”

“守住阵地的机会,也就更大了!”

在苏长青的整个计划中,前期是最危险的时刻。

毕竟防御工事还未成型。

而一旦防御工事成型的话,日耳曼帝国陆军想轻易拿下马马耶夫高地。

就没那么容易了!

熟悉上甘岭之战的人都知道,我军在上甘岭将坑道战术玩出了花。

即便是面对灯塔帝国的范弗里特弹药量,我军依然能够坚守阵地。

令灯塔帝国陆军无法寸进。

而所谓“范弗里特弹药量”,指的就是抗鹰战争期间,灯塔帝国将领詹姆斯·范弗里特在作战中采取的高强度火力打击策略。

即不计成本地投入远超常规限额的弹药进行密集轰炸与炮击,以压制并摧毁敌方有生力量,减少己方伤亡。

该战术的核心特征是弹药消耗量,达到灯塔帝**队正常作战规定限额的五到六倍。

其名称来源主要有两个标志性战役:

983高地战斗,当时灯塔帝**第2师在9天作战中消耗约36万发炮弹,平均每门炮每天发射320发,仅炮弹消耗就耗资8000万美金,这种超常规火力密度首次被战地记者称为"范弗里特弹药量"。

上甘岭战役,灯塔帝**队在3.7平方公里阵地上倾泻190余万发炮弹和5000余枚炸弹,单日最高密度达30万发,将山头削平2米,火力强度创历史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