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雁北归 第一百二十六回 原来是故人 不打了投降(1/2)

边跑,那杨石嘴里边絮叨“:既生姜汝城,何生杨某人!真个天妒英才啊!唉...此战之后,杨某人这一世英名尽毁啊!”

旁边弟弟杨谷,见自己哥哥这个档口,还有功夫臭屁,气不打一处来,边跑边喘着粗气说道“:哥,保命要紧,名声算个屁?只要有钱有权,这史书还不是照着咱们的意思改?”

“;哎呦喂!弟弟之言大善!下边这些个穷老百姓懂个屁!咱们的史书怎么写,他们就得怎么看。”言罢,杨石不在感慨,撒开两条腿跑的比兔子还快!

一路狂奔之下,兄弟两人眼看城门在在望,却见城门内两侧小巷,围拢出来一票人马,当先一人白袍白衫,剑眉星目,一脸的正气。

此人正是华岳。只见华岳将腰间宋宇赠给的义剑抽出,暗自嘀咕一句“:大义匡国,为民除奸!”

言罢,抬剑一指面前跑来的杨谷杨石兄弟,正色大声质问道“;两位杨家小公子,可还识得华岳否?”

那边湖州大战正酣。六百里外,宋宇正率领骑兵,绕开州府乡村,穿行于山林之间,奔着湖州赶去。

由于部队动静太大,实在不好隐藏行迹,使得宋宇赶路的速度慢了很多。只听宋宇边骑马赶路,边对着旁边等人说道“:唉...想不到我堂堂的大宋太子,竟然怕见光了。还要躲着这一路来的州府百姓,真个没有天理啊。就这么躲来躲去,一天行不过百余里,赶到湖州,起码六日以后了。晚了事小,万一和余阶没有配合好,那就大事不妙了啊!!”·

杨辉见说,在旁回道“:殿下,这也是万不得已之事。这一路的关卡要道,在我等来时就已经被史弥远打点了,我等若不绕开,指定被史弥远察觉,到时咱们离临安尚远,史弥远派兵处处阻截,我等休矣。”

说到这,杨辉身后一个骑马的,文士打扮之人说道“:殿下,在下倒有一计,可省去不少麻烦。”

宋宇见这人面生,开口问道“:不知足下是?”

那人见问,手握缰绳拱手致意道“:在下宋惠父,建阳人,嘉定十年中了进士,当时恰逢老父去世,在家为父守孝三年,现今三年期满,朝廷尚未任命。前些时日旧友刘克庄一封书信,将在下请到了临安,却不知阴差阳错,太子殿下您已经督粮京湖。直到今日,令得在下才有幸一睹太子殿下真容。”

“:宋慈!世界法医之父?刘克庄的旧友?”宋宇一听这人介绍,惊得差点没从马背上掉下来。

宋慈一见太子这模样,很是诧异“:殿下,为何如此惊讶?”

宋宇被宋慈点醒,忙摆手致歉“:啊!方才失礼,宋先生莫怪。”

面上这么回答,心里却是翻江倒海:宋慈啊,这位世界公认的法医之祖!现在就在自己眼前。还亲切的和自己谈话。

这踏马的,简直像是一场梦啊!想这宋慈,祖上乃是唐初名相宋璟,虽然宋慈一生官位低微,最高不过经略安抚使,没有盖过祖上,(毕竟唐朝的宰相,谁敢比?那可是世界性第一帝国得宰相。尤其是唐初的宰相,个个都是名人。这就叫盛世出名相,昏世出奸相。)名气却是远远盖过了祖上。

宋慈见是虚惊一场,这才一脸平静的答道“:殿下,现在你等皆身披甲衣,一路走来,自然分外惹眼。要在下说,还是换下甲衣,穿上便装,扮作贩牲口的商旅,一路穿州过境,使些银钱,定然不会遇上阻拦。“

宋宇听了宋慈的献计,拍腿叫好“:妙啊!“

但细一寻思,又觉得不现实,追问道”:可是上哪去弄五百人的衣服啊?”

宋慈一听这个,也没有被难住,依旧冷静地答道“:来时,在下曾听这附近的百姓传,前方三十余里外,有座山,名唤胡山,山上盘踞着千余匪盗,暗中与官府勾结,屡屡骚扰周边百姓,可谓大发横财。殿下可率仁义之兵,灭了这些草寇,还怕没衣服穿?“

“:你是让我打劫山贼?”宋宇听到这,恍然大悟,回声道。

宋慈听这太子说的直白,尴尬的笑了笑,回道“;殿下,克庄常说您,仁义之心,现在,一群山贼占山为王为祸一方,这种讨伐了能得衣服,又能为民除害的善举,殿下何乐而不为?”

宋宇一拍大腿“;好,就打劫这群贼人。”

言毕,宋宇对着旁边彭义斌等人吩咐道“:全军听令,兵发胡山,杀贼抢衣服!”

宋宇那边为了换身衣服,用来隐藏行迹,公然抢劫起了草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