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整个轧钢厂都沉浸在一种既紧张又兴奋的氛围里。厂区被打扫得一尘不染,工人们换上了最干净的工作服,连空气中都飘着一股迎接检阅的味道。
上午九点整,几辆黑色的伏尔加轿车缓缓驶入轧钢厂大门。杨厂长带着一众厂领导,早已在办公楼前等候,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车门打开,一位身形挺拔,目光锐利的中年领导在众人的簇拥下走了出来,正是主管京都工业的张副市长。
简单的寒暄后,张副市长开门见山:“老杨,客套话就不多说了。听说你们厂最近搞技术革新,有了大突破。带我去现场看看。”
“好,好!张市长,这边请。”杨厂长连忙在前面引路,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走向轧钢车间。
当张副市长和随行的专家们走进车间时,所有人都愣住了。预想中震耳欲聋的轰鸣和呛人的烟尘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阵平稳而强劲的嗡嗡声。那台焕然一新的一号轧机,如同一头苏醒的钢铁巨兽,正有条不紊地吞吐着火红的钢坯,整个生产流程流畅得令人赏心悦目。
“这……这就是你们改造后的轧机?”一位随行的老专家扶了扶眼镜,满脸的不可思议,“这运行的平稳度,比我们从国外进口的最新型号还要好。”
杨厂长挺直了胸膛,自豪地说道:“张市长,各位专家,我们的改造不仅提升了平稳度。根据这二十天的运行数据,它的生产效率提升了百分之七十,能耗降低百分之三十,产品良品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九十八!”
嘶……
现场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张副市长脸上的表情从审视变成了震惊,他快步走到控制台前,亲自查看上面的数据报表,越看眼神越亮。
“老杨,这是谁的手笔?这样的技术人才,你们厂是怎么藏起来的?”张副市长的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
杨厂长哈哈一笑,转身向人群中招了招手:“晓军,过来。”
罗晓军从人群中走出,不卑不亢地来到张副市长面前。“张市长好,各位领导好。”
张副市长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沉稳自信的年轻人,眼中满是欣赏:“你就是罗晓军同志?好样的,真是年轻有为。给我们讲讲,你是怎么做到的?”
罗晓军点了点头,声音清晰而有力:“报告市长,这次改造的核心,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机械结构的优化,通过重新计算力学模型,我们改进了齿轮箱的扭矩分配和冷却系统的管道布局,解决了设备长期存在的瓶颈问题。”
在场的专家们纷纷点头,这些虽然精妙,但还在他们的理解范畴之内。
罗晓军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深沉起来:“但更关键的,是我们在新材料和新工艺上的突破。”
他从旁边的工作台上拿起两个小瓶子,一个里面装着墨绿色的粘稠液体,另一个里面是一小块闪烁着暗金色光泽的金属块。
“这是我们团队在几百次失败后,自主研发出的‘聚合石墨烯润滑剂’。”罗晓军举起那个装着液体的瓶子,“它的分子结构特殊,能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超高强度的保护膜,耐磨性和耐高温性是传统润滑油的五十倍以上。一号轧机之所以能如此平稳运行,全靠它。”
“至于这块金属。”罗晓军拿起那块合金,“我们称之为‘碳钨复合钢’。通过一种特殊的低温淬火工艺,我们将微量稀有元素融入钢材的晶格结构中,使其强度和韧性都得到了革命性的提升。现在一号轧机的核心轧辊,就是用这种新材料制成的。”
这番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
“自主研发?”
“聚合石墨烯?碳钨复合钢?”
在场的专家们全都懵了,这些名词他们闻所未闻。这已经不是技术革新了,这简直是基础科学领域的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