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了,他们是大汉的英魂,他们是大汉的烈士,他们的名字会被写到族谱中,供后人瞻仰;他们的亲眷会受到优待,先人一步获得更优渥的生活……
输了,那他们仅仅是赵国史书上的两个字——敌人。
“看旗号,那里的兵马应该是蒋钦部的兵马。他麾下的士卒更加擅长水战,出现这样的事情也并不意外,公瑾应该有所准备,不用咱们操心。”
刘邈背在身后的手,已经攥成了拳头。
“不要急,等着,等着时机。”
“到底什么是时机?”
“在袁绍开始崩溃的时候,就是时机已至!”
——————
黄陵。
这是对岸袁军主帐所在的方位。
济水以北,并没有什么较高的山岳,甚至连像白云山那样低矮的小山都没有。
袁绍最后,也只能是将自己的行帐设立在了黄陵这一略微隆起的小土丘上,作为整个袁军的中心。
此时袁绍横刀立马的坐于行帐中央,左右两侧的大赵群臣依旧恭顺的匍匐在袁绍脚下。
“今日黎阳传来消息,说有祥瑞现世!此当为陛下大胜刘邈之象!”
北赵的群臣,依旧在与袁绍说着来自河北的祥瑞。
他们并非是故意如此。
而是其中许多人,明明就在袁绍天子行帐中坐着,可却还真的不知道如今的战事究竟如何!
毕竟……
芒砀山之战,虽然沮授、蒋义渠战死,但在北赵的叙事中,却将此战描述为北赵的大获全胜,甚至还说在此战中伤到了刘邈,让刘邈足足一个月不敢出现在阵前。
而胶东之战,那更是大赢特赢!不但将吕布驱逐了出去,还彻底收复了青州……至于之后的事情,也只当是袁谭感觉战事不利,决定暂且撤回河北,同时用以分散汉军的兵力,让刘邈将汉军的骑兵给调走。
彭城之战,虽然是战术上的一点小小的失败,但却是战略上的一个巨大成功!因为它至少逼得汉军主动出了彭城,来到了平原上和北赵决战!
至于西线的袁春卿,还有后方邺城的审配之事,袁绍则是根本没有与群臣提过,那些知道这些事的心腹之臣,自然也默契的没有大肆宣扬过这样的事情。
在北赵群臣的视角中,依旧是袁绍用兵如神,将汉军从彭城中勾引了出来,然后只要此战击溃刘邈,北赵就能一统山河!
毕竟,其他的他们不明白,他们难道还不知道如今这作为主力的二十万大军丝毫未损吗?
手握当世规模最为庞大,经验最为充足,战力最为强盛的大军竟然会输?那些唱衰大赵的畜生究竟懂不懂兵法?是不是赵人啊?!
故此,如今北赵的天子行帐中气氛还是相当热闹!
但郭图、逄纪等少数人,却是根本笑不出声来。
“陛下,程普、徐晃已经从西线发动进攻。”
“杀他个片甲不留!”
“吕布、张辽、太史慈等也率领骑兵包抄过来。”
“哼!定要他大败而归!”
“……”
每汇报一句军情,北赵群臣就激愤的大喊,要让汉军一败涂地。
可这声音传到那些心知肚明之人的耳中,却显得格外的刺耳。
袁军,已经没有了力量去阻止汉军东西方向的进攻。
眼下所能依仗的,便是在东西两边被汉军凿穿前,率先摸到刘邈,一锤定音!
袁绍身为这个战术的制定者,自然最清楚决定此战的胜负是在哪里。
“找到刘邈了吗?”
“还没。”
“找到刘邈了吗?”
“没有。”
“……”
这样的对话,短短一个时辰内,已经重复了有个十几遍。
北赵其他群臣依旧在叫嚣,要将刘邈扒皮抽筋,将刘邈按在刘协面前,按在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和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的宗庙中让他认罪,彻底摧毁大汉复兴的法理和希望……
但。
许攸嗅到了一丝不妙的味道!
许攸此时观察着几人。
袁绍虽然消瘦了一些,但那眼神中那癫狂却几乎已经快要溢出来!
郭图闭着眼睛,但是许攸却清晰的看到其眼皮在颤抖,同时整个躯干都变得僵硬而不自知。
逄纪言语间还如往常那般淡然,可是其视线却始终飘忽不定,足以见到这位顶级谋臣心中的慌乱。
要糟!
许攸看清楚三人的状态,自己也禁不住打了个冷颤!
早在袁绍忽然后撤而不渡河的时候,许攸就已经察觉到有些不妙。
而且有些军情虽然是机密,但通过许多其他的情报,依旧能够窥见一二。
比如,淳于琼忽然撤到了河内,看样子是要支援袁绍,但仔细看又像是截断了袁绍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