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 第288章 世家才是罪魁祸首(1/2)

听曹操并无怒意,许多大臣纷纷上前,齐声说道:“臣等恳请处置苏晨。”

曹操微微眯眼,细细打量这些人。

这些人中,有袁绍旧部,也有许昌城里的世家。

他知道这些人为何站出来,无非是巴不得苏晨死去。

这些人皆为士族,自然同仇敌忾。

他们对付苏晨,不过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

毕竟苏晨出身寒门,却位居高位,让这些士族感到压迫和威胁。

加之曹操先前颁布的求贤令,更是让他们忧心忡忡,害怕自己被寒门取代。

因此,他们必然会竭力打压寒门势力。

而苏晨作为寒门的代表,无疑是他们的最佳目标。

即便苏晨为曹操立下无数功劳,深得信任,且在许昌一向低调,毫无过错,这些人仍要构陷他,置他于死地。

这种手段虽显卑劣,但确有效果。

曹操明白,一旦士族动起真格,便会无所不用其极。

昔日孔融治理北海时,占地养兵,积粮备战,俨然成为一方割据。

他倚仗孔家后人的身份,肆意妄为。

北海战乱时,孔融不但不开仓赈灾,反而驱赶百姓,致使饿殍遍野。

由此可见,在孔家眼中,寒门子弟和普通百姓形同草芥,根本不值一提。

孔融尚且如此,其他士族自不必多言。

在这些人心里,利益永远排在首位。

“好。”

曹操再次点头,又问:“还有谁要杀苏晨?尽管站出来,无需再藏着掖着。”

曹操此言,等于直接向朝廷中的文武百官摊牌。

一些原本犹豫不定的人见状,索性横下一条心,走出来躬身道:“请丞相下令,处决苏晨。”

这次站出来的人比之前更多。

朝中几乎所有官员几乎都已站出,只有少数与苏晨交情深厚者留在原位。

整个大殿内,上百名官员中,几乎所有人都已起身。

弘农杨家、河内司马家、颍川荀家、颍川周家、河北张家……无一不是当今世上赫赫有名的家族。

这些家族中的任何一家,都不可轻视。

譬如弘农杨家,四代出三公,地位显赫,连曹操都不敢轻易对其有所动作。

再者,颍川荀家更是世代书香,曹操手下许多官员出身于颍川书院,这些人与荀家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河内司马家是地方上的豪强,颍川周家和河北张家则均为当地的富商……

可以说,曹操若真的得罪其中一半的家族,不用江东和西凉动手,他自身就会先陷入混乱,更别提再去统一全国了。

曹操眯着眼审视着眼前的这些人,明白这些家族的根基远非他当前能动摇的,因此面对他们,他除了妥协别无他法。

此刻,他对苏晨提出的建议更为笃定——求贤令。

必须招揽天下寒门子弟为己所用,这样才能对抗日益强大的世家势力。

然而,曹操也担忧自己是否还能等到那一天。

起初,他打算将此事托付给苏晨,让他辅助自己的儿子实现这一目标。

但现在看来,这个希望恐怕也要破灭了。

苏晨还未有什么行动,那些世家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跳出来,一心想要除掉苏晨。

即便他现在还活着,一旦将来他去世,苏晨又怎能继续与这些世家抗衡?

曹操不相信自己的两个儿子会有他这般胆识。

无论是曹丕还是曹植,都擅长守业却缺乏进取之心。

“看来宁逸果然没有看错,他离开许昌的选择是对的。”

曹操心中默念。

显然,苏晨早已看清局势,所以选择了远离是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