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他内心认定的托付之人。
不错。
此刻的曹操已经开始为身后事筹划了。
近来的种种变故让他心中滋生出紧迫感,他必须在自己状态尚佳时,把所有退路都安排妥当。
唯有如此,才能保全曹家基业。
咚咚咚!
正当曹操沉思之际,门外传来敲门声,随后许褚的声音响起:“丞相,药已熬好。”
“进来吧。”
曹操应了一声,许褚随即推门而入。
他亲自将煮好的药放到桌上。
药汤温热,曹操拿起一饮而尽。
饮毕,曹操擦了擦嘴角,看着许褚问道:“仲康,关于刺客的事查得怎样了?”
卞夫人也不由自主地抬起头。
许褚拱手答道:“丞相,那刺客倒是留下了一份口供,这份口供里提到的人似乎……有些多。”
“哦?”
曹操对此早有预料,只是对刺客临终前究竟交代了哪些人感到好奇。
“拿给我瞧瞧。”
曹操说道。
“是。”
许褚转身离开,不久后带着两片竹简回来,递给曹操。
“丞相,这两片竹简,一片是刺客供出的名单,另一片则是过去三天内查出的相关人员。”
曹操点点头,接着拿起第一片竹简展开,看到上面第一个名字时,不禁笑了出来。
“荀彧……”
曹操摇摇头轻笑,“此人倒是机敏,知道前几日荀彧在府上与我有过争执。”
“不过他太过小觑我曹操了,依我对荀彧的了解,绝不会干出这种事。”
曹操取出刻刀,直接将荀彧的名字划掉。
然后继续往下查看。
诸多人中,虽有几人稍显可疑,然其内心亦未敢断定。
曹操眸光寒冽,心底默叹:诸君何其不幸。
再览之下,瞥见曹丕之名,曹操作势敛眉,抬首问许褚:“此简所书,除吾之外,尚有谁阅?”
“主审及几位行刑狱吏。”
许褚答毕,即刻领命安排。
曹操复凝视竹简上曹丕二字,暗自思忖:“长子殇逝,次子亦遭刺伤,此幕后之人,委实心机深沉。”
“丕儿,汝果与此事相关否?”
疑云密布间,他心底仍存芥蒂,毕竟若非曹丕,后果于己最是利己。
然而,曹操未形于色,因未握真凭,不便妄下定论。
丕儿乃己亲子,故未表露半分。
卞夫人闻此,急切攥住曹操手臂,颤声:“夫君,此简何以现丕儿之名?丕儿向来谨言慎行,岂会行此大逆之举?望夫君莫轻信刺客诡计。”
“夫人过虑,我岂会疑丕儿?”
曹操抚慰般轻拍其手,笑意温然,“如此浅薄之谋,焉能瞒天过海?”
卞夫人闻言稍安,曹操又挥挥手:“无须惊惶,吾自有分寸。”
遂续阅竹简……
读罢所有名册,曹操弃简一旁。
刺客所供之人,多与其交情匪浅,显系欲借此混淆视听。
是以,此简所载不可尽信。
曹操展开第二幅竹简,目光落在“国舅伏完”
四字上。
看到这个名讳,曹操不觉眯起双眼。
伏完乃当今皇后伏寿的父亲,身为国戚,自是对汉室及天子忠心耿耿,无疑值得怀疑。
尤其令曹操在意的是,他曾被国舅董承暗算过,故对此类人物格外警觉。
伏完之后,还有几位忠于汉室之人,曹操匆匆扫视一遍后记下他们的名字,随后将竹简随手丢到一旁。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