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 第192章 以静制动(2/2)

“好了,你们也都退下吧,务必严防曹军。”

周瑜也显得兴致索然,摆手道。

众将领纷纷离去。

唯独吕蒙留了下来。

“子明,何事?”

周瑜看向吕蒙,温和发问。

“都督大人,您这般明确回绝鲁公的建议,是否欠妥?”

吕蒙皱眉沉思,忧虑地说道,“末将觉得,这或许是主公平时的想法,只是假借鲁公之言传达给都督。”

“此中利害,我岂会不知?但不得不为。”

周瑜摇头叹息,“我要助主公攻下荆州,即便将来长眠黄泉,亦无遗憾。”

言毕,周瑜轻咳两声,似感不适。

“都督大人,您的身子要紧。”

吕蒙急切地追问。

“不过旧疾复发而已。”

周瑜挥手安抚,示意无需挂怀。

“都督务必珍重身体。”

吕蒙叮嘱一句,随后补充道,“再者,江陵之事虽稳住了局势,却惹怒了当地望族。

我担忧都督会被主上误解,待返回东吴后,恐生变故。”

“未来之事,且留待日后。”

吕蒙淡然摇头,“眼下关键在于守住江陵,待主上增援赶到,再图襄阳!”

“若主上不肯撤兵呢?”

吕蒙反诘。

周瑜一时语塞。

他沉吟片刻,想起孙权一贯的倔强脾性,恐怕真不会轻易退让。

最终,他唯有苦笑一声:“主上败过一次,便会再败,张辽常年征战,岂是易与之辈?”

“主上若再失利,必会退兵回援江陵,而我们的任务,便是坚持到底,直至主上的援军到来。”

吕蒙默默点头。

“报!”

忽闻急促之声。

一名满脸倦色的探马闯入,高声禀告:“启禀都督,长坂坡一带发现大批曹军,约莫万人规模。”

周瑜脸色骤变,迅速站起,直视探马问道:“领兵之人是谁?”

“曹军打出蔡字旗号,由襄阳太守蔡瑁统领。”

探马回禀。

“蔡瑁不是已经领兵去江夏了吗?”

吕蒙惊讶地瞥了探马一眼,继而转向周瑜,满腹狐疑地说道。

“之前探听到的情报显示,有一支军队从襄阳出发,一路张扬地往江夏行进。”

周瑜点头回应后接着说,“现在看来,这无疑是苏祭酒设下的疑兵之计,让我们误判襄阳的全部兵力已调至江夏,这才迫使刘备匆忙离城,赶回救援江夏。”

“照此推断,苏祭酒真正的意图应该是驱逐刘备,待襄阳的援军赶到后,再夺取江陵。”

在周瑜分析完之后,吕蒙下意识地说道:“即便蔡瑁带援军前来,曹操的大军怕也是难以攻下江陵吧?”

“这正是我所困惑的地方。”

周瑜皱眉沉思。

苏祭酒究竟有何图谋?

思虑良久仍无头绪,周瑜索性不再深究,摇头道:“不管他有何计策,我军只需坚守不出即可。”

以静制动!

“是。”

吕蒙拱手答道,忽又说道:“对了,都督,城外十里有支曹军,据探子回报,这支曹军就是当初那支民兵,人数不多,营地防御严密,我怀疑苏祭酒就在其中。

要不末将率兵前去偷袭试探?”

周瑜略作思考,否决道:“不可轻举妄动,你怎么确定这不是苏祭酒的诱敌之计?行动越多越容易出错,目前还是息事宁人为上。”

“末将明白了。”

另一边,曹军营帐内。

苏晨忍不住打了个喷嚏,随后继续摆弄着手中的小装置。

若诸葛亮或黄月英在此,定会认出这是连弩。

至于苏晨为何能亲手打造连弩,全因黄月英从许昌寄来的信件中详细描述了连弩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关乎机密,苏晨不敢托付给手下工匠,索性亲自尝试。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