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婚七零,资本家小姐随军一胎三宝 第125章:新婚(1/3)

夏日的台州岛,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却吹不散军区家属区里福满楼蒸腾的热闹和喜气。

饭馆门口贴着手写的红喜字,墨迹遒劲,是军区里远近闻名的书法家张干事的手笔。

走进里面,十几张方桌拼凑起来,长条板凳上坐满了人。

战士们大多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装,干净整齐,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

旁边一桌要稍微小一点,坐着的都是女兵和一些随军的家属,穿着碎花或格子的棉布上衣,头发梳的一丝不苟。

军训这些女人们也许皮肤并没有那么白皙,容貌也没有那么出众,穿着的款式是早在好几年前就已经过时的最朴素的衬衫长裙。

但她们每一个人的眼睛都很亮,亮晶晶的,真诚又淳朴,笑容热烈真诚,露出整齐的大白牙。

宋廷深和钟筱的婚礼正式开始。没有反繁复的仪式,也没有鞭炮锣鼓,更没有流水一般的山珍海味。

最大的排场就是福满楼大师傅们使出浑身解数操办出的盛宴。

几大盆白菜猪肉炖粉条冒着腾腾热气,油汪汪的。

海岛上别的不多,但鱼虾不缺,一大盆清蒸海鱼、一盆盐水煮大虾摆在正中间,已经是非常体面的硬菜。

还有炒鸡蛋、花生米、凉拌海带丝,以及一个个圆滚滚白胖胖的大馒头。

这已经是钟筱吃过的最朴素的酒席了。

就在大家伙以为这些菜已经差不多的时候,后厨的厨师们又端上来两盆又香又嫩、色泽极好的大闸蟹。

这让在场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虽然台州岛属于海岛,但是蟹类生物很少见到。

许是因为气候和海质的原因,螃蟹极为稀缺。

即便有那么一点儿,也已经被台州岛那些专门捕鱼捕海虾的人给抓去了。

就算是去市中心一家饭馆点个螃蟹,那价格都不算便宜,毕竟物以稀为贵。

有人问道:“福姐,你们这是从哪儿来的螃蟹呀?这么大阵仗,怎么我上次来吃席的时候就没有这道菜呢?”

福姐笑嘻嘻的走出来。

福姐人如其名,长得很有福气,圆嘟嘟的一张脸,一看就是个旺夫旺家旺自己的长相,笑起来见牙不见眼,有两个很深的酒窝,显得福姐整个人看起来非常年轻能干。

福姐看了钟筱一眼,笑眯眯地说:“唉呀,这真是运气好!我昨儿个去市里赶集,刚好碰见一个老伯伯挑了一大筐螃蟹,我瞅着价格也不算特别贵,就想着给大家伙们开开荤。螃蟹吃了对身体好,大家慢慢吃,等下次再遇到那个老伯伯,我指定在给大家买!”

有人却不信,说:“福姐,你这肯定不是凑巧,你肯定是瞅着宋司令的面子,晓得今儿个宋司令的儿子结婚,故意去买的吧?”

“就是,还恰好呢,我在这儿住了十几年了,就没见你的馆子里出现过螃蟹!”

福姐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就嘿嘿嘿的笑,照顾着大家赶紧吃。

只是眼神落到钟筱身上的时候,和钟筱会心一笑。

没错,这些螃蟹都是钟筱从空间里拿出来给福姐的。

福姐当时也很诧异,问钟筱上哪儿找来这么多螃蟹。

钟筱早就说好了说辞,说她有个远房亲戚在台州岛这边做水产生意,自己过来之后,那亲戚经常隔三差五的就给她送点螃蟹来。

家里人也不会做这玩意儿,干脆就拿到饭馆里来让他们做。

一共给了福姐十八只,钟筱说留着三只给福姐家里人,吃饭的时候做十五只就好。

平白添一道菜,又不用多给钱作为采购成本,福姐当然是何乐而不为。

但钟筱也提前跟她说了,毕竟她现在作为军属,她的身份本身也比较敏感,做水产的亲戚隔得比较远,就不跟大家伙说这事儿了,免得到时候麻烦。

福姐做了那么多年生意,当然懂得其中道理,连忙应着说:“行行,放心啊妹子,这事儿你知我知,没有别人能知道。”

钟筱便笑嘻嘻的,甜甜的说:“好的,谢谢福姐。”

一群人说说笑笑的,很快就开始吃饭了。

每张桌子中间放着一瓶白酒和几个搪瓷缸子,用来丢些瓜子壳花生壳之类的东西。

吃饭吃着吃着就越吃越热闹。

宋司令作为军区司令,也作为今天这对新人的父亲,被大家簇拥着上台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