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我拥兵百万被贬岭南 第225章 杀我大唐使者,发兵高昌国!(2/3)

“狗娘养的唐人!老子今天就让你知道,什么叫血性!”

成了!

赵德看着那当头劈下的刀光,心中涌起前所未有的狂喜和解脱。

他甚至闭上了眼睛,准备迎接这荣耀的死亡。

陛下,臣,不辱使命!

如同潮水般,瞬间淹没了他最后的理智和尊严。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所有的愤怒都已褪去,只剩下如死灰般的绝望和麻木。

他缓缓地,用尽全身的力气,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好。”

“如……上使所愿。”

当晚。

赵德坐在自己的房间里,听着门外传来的脚步声,整个人都麻了。

他推开门,看着门外盛装华服,面如死灰,眼中却带着无尽怨毒的王后阿史那燕,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他仰头望着西域的月亮,欲哭无泪。

“陛下啊……”

“这任务……也太他娘的难了吧!”

第二天上朝!

“我看太后风韵犹存!”

“铛!”

一声清脆的金属交击声,在死寂的大殿中炸响。

预想中的剧痛没有传来,赵德猛地睁开眼睛。

只见一柄唐刀,不知何时横在了他的脖颈前,稳稳地架住了那柄势大力沉的弯刀。

握着刀的,是一名一直跟在赵德身后,像影子一样毫不起眼的护卫。

这名护卫,是临行前,司马懿大人亲自为他挑选的锦衣卫。

“你……”

络腮胡将军又惊又怒,他想抽回弯刀,却发现对方的唐刀焊在了他的刀上一样,纹丝不动。

那名锦衣卫面无表情,手腕一抖。

巨力传来,络腮胡将军只觉得虎口一麻,弯刀脱手飞出,在空中转了几圈,“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不等他反应过来,锦衣卫已经欺身而上,一记手刀,精准地砍在他的后颈。

那壮硕如牛的将军,连哼都没哼一声,便两眼一翻,软软地倒了下去。

整个过程,兔起鹘落,快如闪电。

高昌殿内,所有拔刀的武将都看傻了。

他们甚至没看清那护卫是怎么动的。

赵德也愣住了。

搞什么?

不是说好了让我来送死的吗?

怎么还出手救我了?

那锦衣卫解决了络腮胡将军,便退回到赵德身后,重新变成了那副低眉顺眼、毫不起眼的模样,刚刚什么都没发生过。

他低声在赵德耳边说了一句:“赵大人,司马大人有令,您的性命,比高昌国更重要。戏,可以演,但命,不能丢。”

赵德瞬间明白了。

原来陛下和司马大人早就料到会有这种情况。

他们要的,不是一个使者被杀的死讯,而是一个“大唐使者在高昌遇袭”的借口。

只要袭击发生了,他赵德是死是活,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活着,还能回去领赏。

死了,也就是个烈士。

想通了这一点,赵德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帝王心术,真是深不可测!

自己这点小聪明,在陛下和司马大人面前,简直就三岁孩童的把戏。

他定了定神,看着瘫倒在地的麴文泰,和满朝惊恐的高昌君臣,知道这出戏,该落幕了。

“好!好你个高昌国!”

赵德捂着胸口,装出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指着他们,声音颤抖地说道,“竟敢在大殿之上,公然行刺天朝上使!你们……你们这是要造反!”

“来人!”

他对着殿外大吼一声。

守在王宫外的百人仪仗队,瞬间冲了进来,明晃晃的刀枪,对准了殿内所有的高昌人。

气氛,一瞬间紧张到了极点。

“不……不是的!上使!这是个误会!”

麴文泰连滚带爬地过来,抱着赵德的大腿,哭喊道,“是他!是他一个人冲动!与高昌国无关啊!上使明察!我们对大唐,忠心耿耿啊!”

“忠心?”

赵德一脚将他踹开,脸上满是后怕与愤怒,“这就是你们的忠心?本使今天,若是死在这里,你们高昌,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得给本使陪葬!”

他不再理会这些吓破了胆的高昌人,对着身后的仪仗队队长,厉声喝道:“立刻修书,八百里加急,送回长安!就说……就说高昌国蓄意谋反,于殿上公然刺杀天朝使节!请陛下,发天兵,讨伐此等不臣之国!”

“喏!”

……

半个月后,长安,太极殿。

早朝的气氛,一如既往的压抑。

李璘高坐于龙椅之上,面无表情地听着下方官员们汇报着各地政务。

自从上次血洗太极殿,清算了五姓七望之后,整个朝堂的风气为之一变。

再也没有人敢高谈阔论,再也没有人敢结党营私。

每个人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自己说错一句话,就落得个夷三族的下场。

李林甫站在百官之首,心中却是无比的舒畅。

这些天,他奉旨抄没五姓七望的家产,清算其党羽,权力之大,前所未有。

那些昔日里眼高于顶的世家大族,如今在他面前,如同摇尾乞怜的狗。

这种手握别人生死的感觉,让他无比沉醉。

他知道,这都是龙椅上那位年轻帝王赐予他的。

他越发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何等的明智。

就在这时,一名殿前武士快步走入大殿,单膝跪地,高声禀报:“启禀陛下!西域八百里加急军报!”

来了!

李林甫和殿内少数几个知情的大臣,心头都是一震。

李璘的脸上,依旧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只是淡淡地说道:“呈上来。”

内侍接过军报,恭恭敬敬地呈到御案之上。

李璘展开那封写满了血泪控诉的信函,一目十行地看完。

“砰!”

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冰冷的怒意,瞬间席卷了整个太极殿。

所有官员都吓得浑身一哆嗦,齐刷刷地跪了下去,连头都不敢抬。

“好大的胆子!”

李璘的声音,从九幽地府传来,带着彻骨的寒意,“好一个高昌国!好一个麴文泰!”

他将手中的信函,狠狠地摔在地上。

“朕派使者,宣我大唐国威,安抚西域诸邦。他高昌国,非但不感恩戴德,竟敢在王宫大殿之上,公然拔刀,行刺朕的使者!”

“他们眼里,还有没有朕!还有没有我大唐!”

“这是谋反!这是在向我大唐宣战!”

李璘的怒吼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砸在百官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