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第三百四十九章 开拓(1/2)

作为皇家学院的院长,格物苑的创始人。

朱雄英决定要亲自给这帮格物院的学员们上第一课。

格物院的教室里,所有学员们都神情亢奋的等待着。

直到皇孙殿下走进教室,学员们这才急忙起身施礼:“参见皇孙殿下!”

朱雄英笑着挥手道:“今日课堂之上没有什么皇孙殿下,有的只是格物院中的一名教师!

为了这一堂课,我可是特意为大家准备了点小玩意!”

说完后,便将早已经准备好的凹凸镜摆放在桌面上。

对于曾经的格物苑来说,这东西早就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

但对格物院现有的学员们来说,他们还不知道这玩意的用处,所以感觉很是新颖,很是好奇。

只因为这些学员们现在实在是太嫩了。

所以,这堂课的主题,主打的就是一个通俗易懂。

“诸位且看。”

朱雄英拿起凸透镜,对着窗棂透进来的日光缓缓移动,直到桌面上浮现出一团明亮的光斑。

他取过一片干燥的桑皮纸置于光斑中央,不过三弹指的功夫,纸角便蜷起焦黑的边缘,随即腾起一缕青烟。

“嘶——”

教室里倒抽冷气的声音此起彼伏。

郭宇前排的小个子学员忍不住伸手去够镜片,被身旁同窗一把按住,两人眼神里都燃着同样的惊奇。

朱雄英放下凸透镜,指尖叩了叩桌面:“此物能聚光生热,诸位可知为何?”

郭宇起身时带翻了木凳,忙扶稳了躬身道:“莫非是镜片将散碎日光拢成一团?”

“然也。”朱雄英赞许点头。

又取过凹透镜叠在凸透镜前,光斑顿时散成朦胧一片道:“那再看这个。”

他调整两镜间距,光斑忽明忽暗。

“光线如流水,遇凸则聚,遇凹则散,就像河道宽窄不同,水流速度亦有变化。”

这番比喻让学员们茅塞顿开。

坐在末排的赵衡突然拍案:“学生曾见西域传来的水晶镜能让字变大,想来也是此理!”

“正是。”朱雄英将两镜固定在木架上。

“用此二镜组合,可调光线聚散。若将凸镜在前,凹镜在后,调节间距……”

他缓缓移动木架道:“诸位再看窗外。”

学员们齐刷刷转头,只见原本模糊的院外槐树,此刻竟清晰得连叶片脉络都历历可数。

郭宇快步凑到镜前,惊道:“竟能将远处景物拉至眼前!”

朱雄英环视众人道:“这便是格物之妙,天地间万物皆有其理,如风有风向,水有流向,光亦有其行止之道。

格物院要教的,便是寻这些道理的法子。”

话音未落,有个身着青布衫的学员起身:“殿下,若用此镜观测星象,岂不是能看清月亮上的阴影?”

朱雄英眸色一亮。

这学员名叫周显,昨日登记时他注意到其籍贯是应天府钦天监附近,想来是受了家学影响。

“问得好。”

他取过纸笔,在案上画出简笔星图道:“今夜若天气晴好,我们便去观星台一试。”

正午的日头斜斜切过窗棂,将朱雄英的身影投在墙壁上,随着讲解时的手势忽长忽短。

学员们的墨笔在麻纸上沙沙游走,有人画下镜片形状,有人批注“聚光如焚”,郭宇的纸页边缘已写满密密麻麻的疑问。

朱雄英收起教具道:“今日便到这里,课后每人用卡纸做两枚镜片,明日我们比试谁能最快点燃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