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646章 震惊!亮瞎群臣的狗眼!(1/2)

终于,到了宴会举行的日子。

皇宫内的奉天殿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大红的宫灯挂满了殿内的梁枋,金色的绸缎装饰着殿柱,空气中弥漫着美酒和佳肴的香气。

殿内摆放着几十张桌子,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美酒佳肴。

朱元璋穿着龙袍,坐在主位上,神情威严而又带着几分喜悦。

太子朱标、朱高炽、朱雄英等人坐在他的两侧,目光注视着殿外。

殿外,各国使者们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顺序,依次进入奉天殿。

他们穿着各式各样的民族服饰,手持国书和礼物,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恭敬地走到朱元璋面前,行跪拜礼。

“暹罗国国王命臣等前来朝贡,祝大明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暹罗使者说着,将一份用金箔装饰的国书递了上去,随后示意随从献上贡品。

两个随从抬着一个精致的檀木箱子走上前来,打开箱子后,里面顿时光芒四射。

只见里面装着两颗硕大的夜明珠,在灯光下发出柔和的光芒,还有一把用宝石镶嵌的弯刀,刀柄上的钻石闪闪发光。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殿内的大明群臣忍不住发出阵阵惊呼。

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点了点头说:“暹罗国心意朕收到了,平身吧。”

“谢陛下!”暹罗使者恭敬地退到一旁。

接下来是满剌加国的使者。

“满剌加国使者参见大明皇帝陛下,愿两国友谊长存!”使者说完,献上了国书,然后让人抬上了贡品。

贡品是一株巨大的红珊瑚,高达三尺有余,形状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小树,颜色鲜红如血,晶莹剔透。

还有一箱珍珠,每一颗都圆润饱满,色泽光亮,一看就是上等的好珍珠。

“这珊瑚真是罕见!”群臣再次发出惊呼,“满剌加国竟然有如此宝贝!”

朱元璋笑着说:“满剌加国远道而来,还带来这么珍贵的礼物,朕很欣慰。”

随后,爪哇国、苏门答腊国等国的使者也依次上前献贡。

爪哇国带来了精美的玳瑁制品和独特的香料,苏门答腊国献上了珍贵的象牙和精雕细琢的木雕。

每一件贡品都独具特色,价值连城,让大明君臣大开眼界。

他们看着这些从未见过的奇珍异宝,心中的骄傲和鄙夷渐渐被惊讶和羡慕所取代。

满朝文武以往自诩天朝上国,对海外之地多是鄙夷不屑,认为那里都是蛮夷之地,没什么值钱的东西。

这种观念根深蒂固,源于长期的文化优越感和信息闭塞。

在大明君臣的认知里,华夏是世界的中心,拥有最先进的文化、最发达的经济和最强大的军事。

而海外的南洋诸国,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尚未开化的蛮夷部落,只能向大明称臣纳贡,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值得大明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比如南洋地区气候炎热潮湿,物产匮乏,当地的百姓生活贫困落后,除了一些不值钱的香料和土特产外,再无其他可取之处。

因此,对于海外贸易,大明朝廷一直采取限制和管控的政策,只允许在官方指定的港口进行有限的朝贡贸易,民间的海外贸易则被严格禁止。

大臣们普遍认为,与这些蛮夷之国进行贸易,不仅有损天朝上国的尊严,还可能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

但此刻看到这些奇珍异宝,群臣这才意识到,原来海外之地也是充满了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