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 第601章 绝不能把粮种、畜种交给ABC集团去垄断(2/2)

猪鬃这东西,从清朝开始,就是大夏的拳头出口产品,顶峰时占据全世界95%的产量。

古耕虞作为“猪鬃大王”,财力自然不可小瞧,他手中的白鹰银行账户中,就足有数百万刀乐。

作为对比,新大夏建国时,可用外汇不到5000万刀。光古耕虞一人,就抵得上十分之一。

但和在南洋建设全国性的大规模牲畜养殖相比,500万刀依旧是九牛一毛。

不少于3000万刀,这个数字让陈启元倒吸一口凉气。

张弛却面不改色,反而露出笑容:

“古先生果然是大手笔。3000万刀,确实不是小数。不过……”

他身体前倾,整个人散发出一种久居上位的自信:

“先生可知,我南洋正在星洲筹建东南亚首家现代化的股票与证券交易所?三月一日,即将鸣锣开市。”

古耕虞眼睛一亮:“大统领的意思是?”

“先生可以你名下的畜牧公司为主体,整合计划书中的项目,包装成一个前景光明、利国利民的优质企业,在星洲交易所上市募股。”

张弛的声音充满煽动力:

“让看好南洋未来、看好肉蛋奶市场的资本,无论是南洋本地的华人富商,还是看好南洋发展的国际资本,甚至是渴望改善生活的普通民众,都可以通过购买股票,成为你的股东,分享发展的红利。”

“这……”古耕虞被这个大胆的思路震住了。

“妙,大统领此计大妙。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庞大的资金需求,分散了投资风险,更能将企业发展与国民利益深度绑定,形成良性循环,古某……佩服之至。”

当然股市这东西有利有弊,张弛也知道,要是不好好监管,那本来是用来解决类似投资需求的星洲交易所,很快就会产生巨大泡沫……

二战前,民国股市仅止于沪上,实际盘子很小。

张弛准备设立的星洲交易所却是面向东南亚所有资本,甚至国际上的所有华人和外籍资本。古耕虞仿佛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充满无限可能的金融世界在向他招手。

看到古耕虞反响不错,张弛也趁热打铁:

“至于先生关心的销路,更无须忧虑。

其一,南洋本土市场潜力巨大且快速增长;其二,军队、学校、工厂的集中采购,将是稳定的大客户;

其三,未来优质的冻肉、肉制品、奶粉,完全可以出口创汇。白鹰、约翰的午餐肉能卖过来,我们的优质肉为什么不能卖过去?”

古耕虞彻底被张弛描绘的蓝图点燃了激情,他霍然起身,立下军令状:

“有大统领如此鼎力支持,古耕虞在此立誓。一年之内,首批十个现代化万头养猪场、五个千头肉牛育种场、三个大型蛋鸡场,必将在南洋的土地上拔地而起。

三年之内,让南洋百姓餐桌上的猪肉、牛肉价格下降三成,让我们的娃娃,每天都能喝上一杯新鲜的牛奶。”

“好,一言为定。”张弛也激动地站起身,用力握住古耕虞的手,“古先生,南洋的强盛,国民的体魄,就拜托你了。放手去干,天塌下来,有我张弛顶着。”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