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第378章:到底还打不打了(2/2)

满殿文武,尤其是武将们,脸上兴奋的表情瞬间凝固了。

不打?

那刚才说商讨兼并之策是啥意思?

赵凌仿佛没看到众人的错愕,继续说道:“想必诸位爱卿还记得,上次百越三大部落派使者前来求和。朕将九州神石交由瓯越部落保管,三年之后,哪个部落首领带着九州神石来咸阳,方可向吾皇称臣!。”

任嚣听到这里,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这事他是知道的:“陛下圣明!自上次使者回去之后,百越各部确实再无敢犯我边境。据末将派出的探子回报,百越内部七大部落之间,为了争夺九州神石,已经打得不可开交,战乱不断。目前看来,瓯越部落似乎凭借先手,暂时占据了一些优势。”

“正是如此!”赵凌满意地笑了,笑容中带着一切尽在掌握的从容,“所以,朕以为,既然他们自己内部已经打起来了,我们何必再浪费大秦将士宝贵的性命和庞大的军费,去亲自下场攻打呢?”

“便让他们自相残杀,消耗实力,最后我们只需接受最强那个的臣服,岂不省力?”

这个策略,让不少文臣暗暗点头,觉得皇帝深谙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精髓。

但赵凌接下来的话,才真正让全场震惊!

“因此,朕决定!岭南边境,无需再驻扎二十万大军!朕打算,裁撤其中十五万将士,让他们光荣返回各自家乡,由朝廷分派土地钱粮,就地转为地方驻军或归家务农。只留五万精锐,由任嚣将军统领,继续镇守南疆,足矣!”

裁军?!

只留五万?!

这下连文臣们都坐不住了!

军方将领们更是面面相觑,窃窃私语,完全搞不懂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仗又不打,还大幅削减边防军?

这……万一百越缓过劲来怎么办?

还没等他们消化完这个消息,赵凌又抛出了第二个重磅决策。

“除此之外,朕欲在边境开设关市,允许大秦商人与百越各部进行贸易,互通有无。同时,选派儒家学者,前往百越各部,传播我中原文化,讲授儒家仁、义、礼、智、信之学说!诸位爱卿,以为朕此策如何?”

赵凌此言一出,整个咸阳宫正殿先是死一般的寂静,落针可闻!

随即——

“嗡”地一声,就像炸了锅一样!

文武百官顿时分成了鲜明的两派,议论纷纷,脸上写满了惊愕、不解、甚至反对!

不打仗了?

还要裁军?

开通贸易?

传播儒家学说?

这……这跟以往大秦武力征服,严法统治的国策完全不同啊!

军方各位将领眉头紧锁,交头接耳,完全不明白皇帝这软绵绵的策略意图何在。

不打仗,他们如何立功?

裁撤军队,他们的权柄何在?

这简直是在自废武功!

而与军方的愁云惨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淳于越为首的儒家官员们,此刻一个个眼中放光,激动得几乎要手舞足蹈!

陛下这是要用文化教化来代替刀兵征服啊!

这是要将他们儒家的学说推行到蛮夷之地,用“仁德”和“礼乐”去感化那些野人!

这可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

这证明了陛下真的要重用儒家了!

淳于越立刻带领一众儒家门生,迫不及待地出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因为极度兴奋而颤抖。

“陛下圣明!陛下仁德布于四海!此策乃万世之良策!”

“蛮夷之辈,不通王化,若以刀兵加之,其口服而心不服。”

“今陛下施以仁政,开通贸易使其得利,传播圣贤学说使其开化,蛮夷之辈必将感念陛下天恩,心悦诚服,纷纷归顺!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最高境界!”

“陛下圣明!仁德无双!”

他们的高呼声在大殿中回荡,而另一边的武将们,脸色则更加阴沉难看了。

章邯的脸色更是难看了,陛下之前说好的让他去打百越呢?怎么变卦了?

他还怎么立军功?

赵凌瞥了淳于越他们一眼,这些儒家的人,拍起马屁来真中!

爱听!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