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的母亲排行是姐妹中老三。
柴米的大姨二姨,以及还有个老姨。都是比柴米的大舅年纪小的。
柴米的大姨苏锦先结婚,柴米的姥爷才有钱给柴米的大舅娶媳妇。
等柴米的舅妈嫁过来发现,下边还三个弟妹……
那由于当时苏婉年纪十四五,只有苏慧十七八岁,可以嫁人了。那就嫁出去吧。
嫁出去一个少一个……
农村的小宅子里边,没多少宅斗。但是实际生存困境有很多。
谁都吃不饱的时候,少一口子吃饭,就解决很大的问题。
这也是那个时代,女性地位比较低的主因。
家里太穷,父母以及哥哥嫂子就盼着这妹妹早点嫁人出去,这样家里就可以省出来一些口粮了。
虽然也看一下男方的条件。
但是当时的标准一般比较低。
男的……活的……没啥残疾就行。
而苏慧就遇到了这种情况,当时那个姚守财确实是男的,也是活的,而且也没病,就是年纪大。
当时,直到结婚的时候还不知道呢。
拜堂的时候,都是姚守财的侄子帮着拜堂的。
要说这事,是真违法……
而且贼缺德。
柴米曾经听过二姨苏慧说过这件事:结婚入洞房了,苏慧一看……卧槽,这怎么小伙变大老头子了?
要知道当时姚守财都已经三十出头了,也不怎么保养,是个老光棍了,这长的虽然不丑。
但是苏慧知道自己相亲拜堂看见的不是这个人啊……
姚守财就说苏慧那是眼神不太好,没看清楚。
苏慧去问公公婆婆,公婆也说:这就是他们唯一的儿子,如假包换那种。
苏慧就懵逼了……
不过姚守财确实家庭条件还不错,在当时能吃上饭。
所以,苏慧在姚守财家住了三天,吃了三天饱饭,也就稀里糊涂的把这事给认了。还以为自己真的眼花了……
之后,苏慧回娘家。
姚守财也没跟着。
柴米的姥爷姥姥也没再看着姚守财,所以这事苏慧虽然有疑问,也就过去了。
直到,苏慧的儿子出生。
柴米的姥姥姥爷去一看,才知道换人了,这个女婿不是当时相亲的女婿……
但是,实在太晚了……
孩子都出生了。
加上姚守财确实没病,身体也好,家庭条件也不错,做人也老实本分的……也就认了。
这个时候,一定又有读者朋友要说了:那姚守财都特么骗婚了,还老实本分?
因为当时,这种事并不是很稀奇。见多不怪吧……
后续姚守财也是个老实人,也就那么回事了。
当然了,这都是题外话。
柴米二姨两口子有一儿一女,这闺女就是姚莲华,今年已经二十六岁了,不过结果却七八年了。
有个女儿今年七岁了.......
重点是前世的时候,姚莲华就非常会做这种小咸菜抑或是小菜。
主要是因为姚莲华嫁的人家里也穷。
嗯......
就是姚莲华嫁到了自己家的邻居......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两家一样穷困潦倒。
所以,也就催生了她的被动技能天赋了。
没有菜就学着腌菜,所以做的很好。
柴米的眼睛亮了起来,仿佛终于找到了解决眼前困境的钥匙。她猛地一拍大腿:“对啊!我去找华我大姐去!”
苏婉正有点失落于女儿拒绝雇人包饺子的提议,被柴米这一嗓子吓了一跳:“谁啊?华?”
因为习惯性的称呼姚莲华的小名,所以柴米和母亲嘴的“华”就是指的姚莲华。
“嗯,对。就我二姨家,华我大姐。我记得她做的小咸菜比较好吃,我让她给我做点吃.....”
苏婉努力回想了一下:“嗯…好像是。你二姨家日子紧巴,没啥像样菜,但莲华那丫头手巧,拿点野菜、萝卜啥的,也能弄出点滋味来。那腌的芥菜疙瘩,确实下饭。”
柴有庆啃着玉米饼,含糊地插嘴:“那丫头…嫁到他们家邻居了吧?姓啥来着…老张家?反正挺穷的,你二姐就那样,自己受穷,整个丫头和送礼一样,随随便便就给嫁人了。华那丫头多好了,非得嫁到他们那个大山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