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话锋一转,依旧保持着客观:
“但我们必须清醒,这与台积电7nm成熟制程超过95%的良率相比,差距巨大。
这意味着我们的成本劣势短期内难以消除,可能高出30%-50%。
同时,受限于当前工艺水平,芯片的峰值性能和高频下的功耗,与国际最先进水平存在一代左右的差距。”
冯庭波接过话头,目光灼灼地看向姚尘风,语气沉稳而决断:
“尘风总,差距存在,但意义更大。
这意味着我们的手中有了一张牌。
我正式提议,启动‘猎人计划’。
下一代荣耀Play系列、荣耀X系列,以及部分平板和物联网产品的核心芯片,必须有一部分型号切换到这个自研平台。
初期可能会牺牲一部分利润和极致的性能体验,但我们必须迈出这一步,在实践中打磨流程,积累数据,建立我们对自主芯片的信心体系和供应链。”
姚尘风没有立刻回答,他再次低头,手指在平板电脑上飞快地运算着。
他模拟着各种成本、定价、市场和风险场景。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只有他指尖敲击屏幕的细微声响。
几分钟后,他抬起头,最终拍板:
“同意!风险可控,战略价值远超短期财务表现。
海思尽快交付最终GDSII,终端研发、测试和供应链这边我会亲自盯,立即启动‘猎人计划’。
但我有三个条件:
第一,海思和制造端必须立军令状,保证芯片的绝对稳定性和可靠性,中端机用户规模大,出大规模质量问题就是品牌灾难。
第二,财务部牵头,核算成本,初期亏损由集团战略专项基金覆盖,但必须给出明确的良率提升和成本下降路径图,我要在一年内看到成本逼近可接受区间。
第三,”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目光扫过冯庭波和陈默。
“这仅仅是‘备胎’和练兵场,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旗舰机。
高端的N 1工艺进度,绝不能因为14nm FinFET的进展而有丝毫松懈。
我要的是能用在下一代Mate和P系列上,能正面抗衡高通和苹果的芯片。
N 1的进展,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
姚尘风的追问,让刚刚稍有缓和的气氛再次激起千层浪。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目光聚焦在那位工艺整合负责人身上。
负责人的表情瞬间变得更加严峻,他甚至下意识地深吸了一口气,才操作电脑。
投影画面切换到一个更加复杂、数据点更加稀疏且波动剧烈的图表:N 1工艺良率追踪图。
那如同癫痫患者心跳般的曲线,让所有懂行的人心里都是一沉。
“姚总、冯总,N 1工艺,我们面临的是一堵技术界的‘叹息之壁’。”他的声音干涩。
“它的目标是实现比14nm更高的晶体管密度和能效比,这要求我们在晶体管架构、新材料、新集成技术上都取得突破。
目前,我们在三个核心领域遇到了巨大的、近乎原理性的困难。”
他逐一指出图表上的几个致命低谷: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