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直接进入小段模式。
第一小段:
无人问津也好,技不如人也罢,你都要试着安静下来,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不是让烦恼和焦虑,毁掉你本就不多的热情和定力,心可以碎,手不能停,该干什么干什么,在崩溃中继续前行,这才是一个成年人的素养!——佚名
两感。
第一感:
前段时间看了一段话,说是创作型的人在艰苦的环境下所创造出来的作品都是最好的,当自己的生活变好了,所创作出来的作品甚至产生的灵感都远比不上在艰苦环境下所创作的作品与产生的灵感。
因为在艰苦的环境里,创作者的内心里有着最深刻的感受,所创作的作品都仿佛有着灵魂。市面上很多伟大的作品都是出自于作者艰难时期时创作的,无论是作家,还是歌手等。
生活变好了,心态就会发生变化,过着好的生活,却创作作品里的艰苦,难免会产生偏差。
所以有创作者哪怕生活变好了,也还是愿意保持艰苦时期里的状态,能更好地产生灵感。换言之,没苦硬吃。
之前,我觉得没苦硬吃是个贬义词,但当我了解了创作者的心态后,感觉可以客观一点地看待没苦硬吃了。
从享受的角度来看,没苦硬吃的确是个贬义词,能享受都不享受,专门找苦吃,这不是犯贱吗?
不过从保持竞争力的角度看,没苦硬吃是个褒义词,享受就会松懈,松懈就会懒散,懒散就会败北。那些自律的人,明明可以躺平,为什么要强迫自己去做那些有难度的辛苦事呢?就是要让自己保持竞争力,同时警醒自己不能忘记艰苦奋斗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