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在梳水国附近,练气士若能达到第六境,便已是所谓的大宗师级存在。
至于渡口那些规矩,本就只针对下五境的修士、练气士,或是武夫前三境的武者而已。
这让陈平安忽然觉得,自己拿的这枚印符好像没什么用。不过这也只是他一闪而过的念头,印符终究还是要拿的。
毕竟张山峰和徐远霞的修为,还没达到能无视这些规矩的程度,拿着总没错。
再者,先前他在剑水山庄时,那位管家根本不知道他的修为,当时便按正规途径收下了这枚印符,如今带着也算是顺理成章。
此时陈平安已跟着排队的十号人,在一名婢女的带领下,一同前往渡口专属的登船中转溶洞。
大约走了百来丈,众人便到了溶洞入口。
这溶洞高有五六丈,内壁上雕刻着各种图案与文字。
既有历代先贤名人的修行心得、旅途随笔,也有山水盛景、市井百态的刻绘,其中还穿插着不少美人像。
这些美人像皆为微胖体态,腰肢丰腴却不显臃肿,眉眼间带着女子的温婉,衣袂纹路流畅细腻,恰到好处地透出灵动气韵,看得出雕刻者不仅技法精湛,更懂“丰腴为美”的雅致审美。
陈平安等人继续往溶洞深处走,没一会便到了溶洞的另一处出口,出口外正是渡口的地下中转场。
此时中转场的出口处已聚集了三百多号人,大多是提着行囊的客商与修士,显然是先前抵达的人还没等到开船时间,只能先在此等候。
除此之外,中转场两侧还分布着不少摊位,商家们高声吆喝着售卖各类特色物产。
在彩衣国的摊位上,摆着拳头大的“胭脂果”“斗鸡杯。”
胭脂果,陈平安以前没有见过,也是买来吃了一个,发现味道确实不错,挺甜,挺好吃。
至于斗鸡杯,陈平安见过,不过他也是买了一些。
古虞国的商贩则展示着青釉温润的瓷瓶、瓷碗,瓶身上绘着缠枝莲纹,旁侧还堆着小巧的陶制哨子,吹起来能模仿水鸟叫声。
更有手艺人现场演示榆木雕。
用细刀在榆木刻出花鸟图案,再涂一层透明的树脂防腐,制成能插在发间的小饰件。
面对这些特色物产,陈平安没多犹豫,几乎每样都买了些。
这举动顿时让周围的客商对陈平安笑脸相迎,都把他当成了出手阔绰的大主顾。
商家们一边麻利地清点货物,一边暗自嘀咕着‘人傻钱多’!”
陈平安倒没计较这些。
毕竟有些物产若要去原产国买,他根本没这个时间。
再者,这里总共花的钱也不过十多枚雪花钱,对他来说算不上什么。
可若陈平安没钱,自然不会这般大方。
但有钱了,千金难买心头好,只要自己乐意,这点“挥霍”倒也无妨。
倒真有几分像世人说的“二世祖”模样,只是他的“挥霍”从不是为了摆阔,全凭自己喜欢。
不多时,远处传来船工的吆喝声,一艘巨渡船正缓缓靠向码头。
这渡船通体用深色硬木打造,船身宽足有二十丈,长近五十丈,三层船楼如楼阁般叠起,每层都挂着绣着“云松渡”三字的青布幡,幡角垂着铜铃,被风一吹便叮当作响。
底层是货舱与普通乘客的通铺,甲板上堆着不少密封的货箱,几个**着上身的船工正忙着搬卸。
中层是独立客房,窗雕着简单的云纹,门楣上挂着编号木牌,隐约能看到乘客进出的身影。
陈平安早前已花十枚雪花钱,在中层租了一间客房。
他空着手走过去,推开编号“乙字十七”的木门。
这房间确实不大,约莫只有丈许见方,靠墙摆着一张硬板床,床头有个巴掌大的木桌,桌上放着一个粗瓷水壶,另一侧墙角堆着一个小木箱,算是储物的地方。
墙面是拼接的木板,缝隙里填着麻布,虽能挡住江风,却透着几分局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