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有仗势欺人之辈,我便耐心说服,使其改恶向善;
或有过境商旅不明道路,我便带人担任向导,与其方便。
林林总总,皆琐碎小事耳。”
周主簿在旁微微扯动嘴角,心道你就胡扯吧。
公孙瓒不是个容易被糊弄的人,刘备说是无聊琐事,他却从另一个角度看出刘备在涿县的影响力。
只举一例,刘备能开解殴斗,一是说明他有威信,不然殴斗双方也不会信任他,让他来从中化解;二是说明他有武力,不然只靠嘴皮子,谁肯老老实实坐下来听他掰扯?
公孙瓒对这个小兄弟刮目相看,心道要想尽快掌控涿县,说不得还要靠他帮衬一二。公孙瓒对自己自然有信心,但有个熟悉当地情况的人进行配合,那就更加轻松愉快了。
想到这里,公孙瓒对刘备相当热情。
刘备也问公孙瓒:“只知大兄抗击鲜卑、威名赫赫,不知这几年都在何处?”
当年公孙瓒一别而去,再无音讯,刘备时常挂念。
毕竟当时公孙瓒求学于卢植时,已被辽西太守侯公招为女婿,加上其人相貌英俊、文武兼备,前途之顺利人皆可见,刘备对其还是很在意的。
公孙瓒道:“我回乡后,便在本郡为上计吏。后刘公为太守,犯罪被朝廷判流放日南,我因感激刘公,决定伴随他前往。至京城北邙山时,我祭奠先人,祝词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
顿了一顿,抑扬顿挫地道:“昔为人子,今为人臣,当诣日南。日南多瘴气,恐或不还,便当长辞坟茔。”
说完看了看周主簿和刘备。
这是公孙瓒生平得意之事,也是他仕途顺利的关键。自此名声远扬。他作为一个婢女之子,能够出头,是靠了岳父侯太守赏识并帮助他进行仕途起步,得任郡吏中很重要的上计吏,更重要是靠自己的拼命。那时候去日南(越南),那是要冒生命危险的。
周主簿和刘备齐声赞叹:“县君(大兄)真忠义也!”
公孙瓒笑道:“幸赖天子恩德,我随刘公在路上得到朝廷大赦的消息,于是得以回乡。
我被郡中举为孝廉,朝廷任我为辽东属国长史。
今年因击鲜卑之功,迁至本县。”
刘备大为羡慕,心道自己读书不成,走儒术、经学显然走不通,所以聚集少年,结交轻侠,不就是为了有一日能以军功作为进身之阶么?
公孙瓒击鲜卑之事,给自己指了一条明路。
涿郡在幽州南部,不属于边郡,立功机会不多,还是要想办法去边郡才是。
两人谈到最后,公孙瓒语气中流露出招揽之意。
刘备年纪既轻,心气也高,便没接公孙瓒的暗示,道:“大兄既在本县为君,若有命令,尽管指示,我必竭尽全力,为大兄分忧!”
公孙瓒能拿出来的只有其可以自行辟除的贼曹掾、兵曹掾之类职位,都是些小吏,每日案牍劳形,无甚前途。只有立功受赏,才有为官的机会。公孙瓒能立军功,我刘备有豪杰相随,也未尝不行!
公孙瓒见刘备如此,心中一笑,忖道:“玄德这天真烂漫的性子倒是没变。天真也好,至少比世故好。
有了玄德帮助,不出一月应该就能把这县中大姓、豪强等形势搞清楚了。
然后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或打或拉,掌控不难。
嗯,来县里已数日,也该立个威了。”
当日,公孙瓒宣布,已查明门下吏刁难贵客、敲诈勒索、恶行累累,乃是害群之马,将之拿下,杖责数十,驱逐出县寺。
那门下吏被打得厉害,半夜就一命呜呼。
公孙瓒又陆续任免了几个县吏。
县府风气为之一肃。
公孙瓒便将目光投向县中豪强大姓。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