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开局被返城女知青骗婚 508 就看个热闹,这都能被爆金币?(求全订)(2/3)

“就是!老王你说得对!咱们讲的是为人民服务,为厂里做贡献!

比贡献,咱们这些老家伙哪个不比她朱淋多?

她不就是运气好,演了个角色吗?这就能骑到我们头上去了?”旁边一个老灯光附和道。

“分宿舍给她就算了,现在又要涨工资!下次是不是要给她提干了?这还有没有规矩了?

咱们社会主义工厂,不兴这一套!谁红谁就能多拿?那不成旧社会了?”一位负责后勤的老科长,在食堂吃饭时,也忍不住跟同桌人抱怨。

不满的情绪像野火一样蔓延。

很快,就有几十名老职工,自发地聚集起来,推举了几个代表,直接找到了老厂长汪杨的办公室。

老汪杨正在看文件,听到外面吵吵嚷嚷,抬头一看,心里就咯噔一下。

只见办公室门口黑压压围了一群人,都是厂里的老面孔,一个个脸色不善。为首的正是那位老摄影王师傅。

“老厂长!我们今天来,就是要讨个说法!”王师傅嗓门洪亮,带着压抑的怒气,“听说厂里要给朱淋涨工资?还是涨两级?有没有这回事?”

老厂长汪杨心里暗叫不好,消息走漏得这么快!

他赶紧起身,想缓和气氛:“老王,各位老师傅,别激动,有话慢慢说。厂里确实在研究嘉奖这次获奖同志的方案,但还没有最终决定……”

“研究?我看是已经定了吧!”另一个老职工打断他,说道,“老厂长,咱们明人不说暗话!

我们这些老家伙,在厂里干了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现在厂里效益好了,要奖励年轻人,我们没意见!但不能这么个奖励法!”

“对!不能这么搞!”人群骚动起来,“要涨工资,也得有个章法!按资历,按贡献!她朱淋贡献再大,能大过我们这些为厂里奉献一辈子的人?”

“就是!我们都是工人阶级,讲的是公平!谁红谁火就能多拿,这叫什么事?这不符合咱们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老厂长,你今天必须给我们一个明确的说法!不然,我们就去局里,去部里反映!”

老厂长汪杨被围在中间,额头冒汗。

他试图解释百花奖的荣誉对厂里的重要性,解释奖励优秀人才的意义,但老职工们根本听不进去。

在他们看来,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奖励问题,而是关乎公平,关乎他们一辈子信奉的价值观的问题。

“老厂长,你别跟我们讲那些大道理!我们就问你,这工资,到底还给不给她涨?”王师傅逼问道,眼神锐利。

汪杨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边是确实立下大功,需要激励的年轻骨干,另一边是厂里的基石,情绪激动的老职工。

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响厂里的稳定和团结。

“各位老师傅,请大家冷静!相信我,厂里一定会慎重研究,拿出一个既能奖励先进,又能兼顾大多数同志利益的方案!

我汪杨在这里向大家保证,绝不会搞特殊化,绝不会损害老同志们的利益!”汪杨只能先尽力安抚,但话语显得苍白无力。

老职工们显然不满意这个答复,依旧围在办公室门口,议论纷纷,不肯散去。

人群的喧哗声,透过窗户传到了楼上的小会议室。

此刻!

小会议室里,朱淋、刘小庆、李秀明和张金玲这燕影四朵金花正坐在一起,气氛有些微妙的期待和紧张。

她们是被厂办通知来开会的,隐约猜到可能与这次百花奖的嘉奖有关。

尤其是朱淋,心里更是七上八下,既为可能的认可感到兴奋,又有些不安。

楼下的吵嚷声越来越大,隐约能听到“朱淋”,“涨工资”,“不公平”等字眼。

朱淋的脸色渐渐发白,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刘小庆侧耳听了听,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她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语气带着一种夸张的担忧,眼神却瞟向朱淋:

“哟,楼下这是怎么了?听着动静不小啊。好像是在说涨工资的事儿?还提到咱们朱淋大明星了?”

她故意拖长了语调,转向朱淋,“朱淋啊,你听,老师傅们情绪挺激动啊。要不……你下去看看?跟他们解释解释?

你现在可是咱们厂的功臣,创汇先锋,最佳女演员!你说的话,老师傅们肯定能听进去!”

这话听起来像是关心,但字字句句都像针一样扎在朱淋心上。

朱淋猛地抬起头,眼圈瞬间就红了,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她本来对涨工资这件事并没有太强烈的渴望,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荣誉的象征。

可现在,还没影儿的事,却让她成了众矢之的,承受着无端的指责和压力。

委屈、无辜、慌乱,种种情绪涌上来,让她几乎要掉下眼泪。

李秀明看不过去,拉了拉刘小庆的胳膊,低声道:“小庆,你少说两句。”

张金玲也蹙着眉,担忧地看着朱淋。

刘小庆却仿佛没听见,继续阴阳怪气:“哎呀,我这也是为朱淋她好嘛!这事总得解决不是?

躲在这儿也不是办法呀,朱淋现在红透半边天,这点小事还能难倒你?”

正当朱淋被挤兑得无地自容时,楼下的喧哗声渐渐小了下去。

似乎老厂长汪杨终于用研究研究,保证慎重之类的套话,暂时安抚住了激愤的人群。

老师傅们虽然依旧愤愤不平,但毕竟老厂长发了话,也不好一直堵着门,最终在三三两两的议论声中,逐渐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