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三十,科技立业 第126章 成本过高的问题,数字掩膜版技术(2/2)

“那就没有什么减少成本和节省时间的方法?”刘向东疑惑道。

“数字掩膜版技术,可以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将图形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输出到微纳米加工设备上,从而制造出高精度的掩膜版数,成本低、周期短、精度高……

“或者直写无掩膜光刻技术!”

无巧不成书——数字信号到微纳米加工设备是正对上王华新的研究领域了!

而且,数字化的东西与AI结合是不是又能来一波能量大爆发?

所以,王华新一边说一边直勾勾的看着纪弘。

“王老师,您继续说。”纪弘看王华新说着说着停下了,也是有些疑惑。他现在正处在一个求知如渴的阶段。

这半个月,他一直在跟着两位院士和鼎佳微电子进行产线改造的工作,对光刻机和芯片制造这个领域也是有了全新的了解。

跟先前获得的灵感一结合,成长的速度那可不是一般的快。

而此刻,又听到王华新说数字掩膜版技术,这个他之前不太了解,甚至都没听过的名词,也是十分有兴趣。

而且,成本低、周期短、精度高……

这优点就完全是为了他的设想而量身定制的啊!更何况,数字的东西往往能和AI结合的更紧密,这技术经过类思维AI的加持,能够迸发出多大的能量那还真的不好预料。

就这样,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迅速的敲定了后续“数字掩膜版制作技术”的研究。

这个过程,刘向东甚至都插不上话——每次他正要张嘴出声呢,王华新总是先他一步。

“其实,哪怕不去改进生产过程,只是智能化智慧化的设计软件,就已经足够影响整个行业了。”

刘向东教授终于逮着机会,迅速的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仿真只要精确,尤其是科研领域和本科生教育的这个阶段,其实没有必要走到最后一步,非要生产出实物来。

“就拿河州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这次毕业考察来说,将仿真的结果直接作为芯片设计性能,那就完全没有问题的。

“不管是从对学生实力的考核的角度,还是出于锻炼他们动手能力的目的,其实都已经达到预期了。”

刘向东教授其实说的有道理,但此刻王华新就想拿他开一开涮:

“我看你是酸了吧?羡慕嫉妒我第一个与卷耳达成了合作?酸了就直说,不用这么安慰自己。”

“你……”刘向东教授“你”了一声,迅速闭嘴,他说话本来语速就慢,这不是他擅长的领域。

纪弘没有理会他们两个老朋友的拉扯,听了刘向东教授的话,他突然想起了“世界模型”。

真实或者虚拟,它是有界限的吗?

有!肯定有!

但对于不同的事物和场景,哪怕是同一件事儿,这个界限也不一定一致。

就比如纪弘芯片O2O这个想法——如果制造出来的芯片是要实际应用,比如装到手机上,制造过程那就是最核心的。

但如果用于教学和培养学生思维以及动手能力——就如刘向东教授说的那样,到“流片式仿真”这个步骤就已经足够。

甚至,学生可以无数次的修改自己的设计,无数次的进行“仿真流片”——

除了些许的电费之外,这甚至都不会产生额外的成本,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