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人们望着那片曾经滋养了无数生命的土地,如今却因战火而变得贫瘠,心中满是无奈与苦涩。
他们辛苦耕耘,却往往收成寥寥,只够勉强糊口。
家中的粮食,要精打细算,才能勉强支撑到下一个收获的季节。
吴国的水乡,曾是鱼米之乡,如今却因战火的肆虐而失去了往日的宁静。
小桥流水旁,曾经欢声笑语,如今却只剩下寂静与荒凉。
百姓们在这片土地上,用坚韧与毅力支撑着生活,却往往被战争的阴影所笼罩。
战争的胜利,或许能带来一时的荣耀,但失去的,却是永恒的安宁与幸福。
在这场漫长的战争中,百姓们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
他们不仅要面对战争的威胁,还要承受着饥饿、疾病与贫困的折磨。
两国的百姓都希望能有一个人,能够出面将这场战争彻底平息。
他们实在太渴望和平与安宁了。
.........
晨光初破晓,早朝的钟声悠扬响起,回荡在宫墙内外,唤醒了沉睡中的都城。
大殿之内,群臣肃立,气氛凝重而庄严。
苏山泉,身着朝服,神色凝重,手持笏板,率先出列,声音沉稳有力:“陛下,关于唐国土地接收之事,臣已与众臣商议多时。唐国覆灭,其土地广阔,资源丰富,对我周国而言,实乃天赐良机。然,接收之事需谨慎行事,既要彰显我大周之威,亦需兼顾民心,以免激起不必要的反抗与动荡。”
方泰贤,紧随其后,语态温文尔雅,却字字珠玑:“陛下,臣以为,接收唐国土地,不仅关乎领土扩张,更关乎文化融合。我周国需以礼相待,以德服人,方能赢得唐国民众之心。臣建议,派遣使者,携带陛下之旨意,前往唐国各地,宣示大周之仁德,同时,亦需尊重当地风俗,逐步推进文化融合,确保民心安定。”
李泽邦,亦是言辞恳切,目光坚定:“陛下,接收唐国土地,还需考虑官员选派与治理之事。臣建议,从我大周精选贤能之士,前往唐国各地任职,以稳定局势,促进经济复苏。同时,需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接收与整合唐国原有官员,甄别贤愚,以才用人,确保新政顺利推行。”
三位重臣之言,字字句句,皆显露出责任担当。
朱渊,却只是静静地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面容平静,未置一词。
终于,朱渊缓缓开口:“朕近日听闻,我朝升官制度,乃是保举制,可有此事?”
此言一出,苏山泉、方泰贤、李泽邦三人面色瞬间变得僵硬,彼此间交换了一个微妙的眼神。
显然,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他们未曾预料到的敏感领域。
半晌之后,方泰贤才鼓起勇气,上前一步,恭敬地解释道:“陛下所言极是,我朝升官制度,确为保举制。此乃太祖皇帝在位时,为选拔贤才,稳定朝纲而定下的制度。历经数代,虽有微调,但大体框架未变。”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