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
李超看向良子,语气郑重:
“你先潜心修炼,同时从栗山村的乡亲里招募些青壮,组一支亲卫军,由你统领。记住,一定要选绝对忠诚、品性端正的人,宁缺毋滥。”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信任,希望良子能够承担起这个责任。
栗山村是他来到这世界的第一个落脚点,那里的人质朴纯粹,对他有接纳之恩。
如今身边需要护卫,自然优先考虑自己人,用着也更放心。
良子用力点头,眼神坚定如铁:
“超哥放心,我一定办好!绝不辜负你的信任!”
他紧了紧手中的功法和丹药,仿佛握住了沉甸甸的责任与未来。
他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挺拔,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有些时候人们总说要追求公平,可这世间哪有绝对的公平?
就像主考官面对两个条件相当的面试者,哪怕其中一个与自己户籍地相同,这微不足道的关联都可能成为加分项,悄然倾斜本就微妙的天平。
人情世故,从来都是世间常态,在这等级森严的蛮荒之地,更是如此。
李超坐在太师椅上,看着眼前的几位乡绅,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他深知,
在这个世界上,实力和背景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地位和命运。
良子重重点头,
将李超的吩咐牢牢记在心里,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他忽然又像是想起了什么,脸上露出几分局促,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小心翼翼地开口:
“超哥,要是这样说,我也算是……出人头地了,能不能……赐个姓给我啊?”
这倒是提醒了李超。
他这才想起,
在这等级森严的世界里,
许多贫困村落的村民根本没有姓氏,名字也多是随口取的,像阿猫阿狗般随意。
就像良子,
这名字不过是因为他掷石精准,喊着顺口又好养活,便成了他的代号,哪算得上正经的名字。
在李超的印象中,良子一直是个朴实憨厚的猎户,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却有着一颗忠诚的心。
而赐姓,绝非小事。
这和华夏古代的规矩相似,君王赐姓赐名,
既是莫大的恩典,也是主从关系的明确,意味着从此彻底绑在一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荣辱与共。
李超深知赐姓的分量,他看着良子那充满期盼的眼神,心中不禁一动。
看着良子脸上既紧张又忐忑的神情,那双眼睛里满是期盼,像等待宣判的孩子,李超忍不住笑了:
“那以后,你就姓李吧。”
随自己的姓,既是认可,也是亲近。
李超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亲切和信任,让良子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谢超哥!”
李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眼眶瞬间红了,滚烫的泪水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冰冷的地面上。
他重重磕了三个响头,额头撞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声音带着哭腔却异常坚定:
“良子——不,李良在此起誓,此生乃至后代子孙,都以超哥为尊,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若有二心,天打雷劈!”
他的声音在书房中回荡,仿佛是对天地的一种承诺。
这一跪,
是感恩,是敬畏,
更是将自己的一生彻底托付。
在这看重姓氏与归属的世界,李姓于他而言,是新生,是荣耀,是比生命更重的承诺。
李良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忠诚,仿佛他已经做好了为李超奉献一切的准备。
李超笑着抬手:
“起来吧。只要你不辜负我的信任,我自然不会亏待你。”
他语气平淡,
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李超知道,
赐姓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他相信,
李良会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他的忠诚。
这边刚把欢欢和李良的事安排妥当,就有仆人来报,说镇上的几位乡绅前来拜望。
所谓乡绅,
便是本地有些财力和田产、在百姓中有些声望的豪门族长,平日里是蓝田镇除了镇主之外最有分量的人物。
如今李超击杀柳高,成了新的镇主,他们自然不敢怠慢,稍作准备便匆匆登门示好,想尽早摸清这位新主的脾气。
李超略一思索,点头应允。
多了解些本地情况总是好的,他让欢欢和李良先下去自行修炼,自己则端坐在大厅的太师椅上等候,神情平静,看不出喜怒。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沉稳和自信,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片刻后,
四个身穿锦缎长衫、头戴员外帽的老者从门外走进来。
他们个个面带笑容,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
见到李超,连忙躬身行礼,动作恭敬得近乎谦卑,随后又呈上随身携带的礼盒——
里面无非是些名贵药材、精致玉器,算是初次拜见的见面礼,价值不菲,看得出是花了心思的。
这些乡绅深知,
要想在新镇主面前留下好印象,一份丰厚的见面礼是必不可少的。
李超也不推辞,让下人尽数收下登记,随后抬手示意:
“各位请坐。”
他的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几人谢过,
小心翼翼地在侧席坐下,半个屁股挨着椅子,姿态拘谨,眼神时不时偷偷瞟向李超,想从他脸上看出些情绪,却只见一片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