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起龙门演义 四卷 绽放 第12节(2/4)

“有人可能说了,你邵玉鸣太小气了,不就是一挺轻机枪吗,何必看那么重,还非得派人去讨要?在这里我告诉大家,我邵玉鸣对这挺机枪有着一份极为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任谁都没有的,曾经因为这挺机枪让我失去了一位至亲,同时牵进了另外七条人命,这个仇至今未能得报……”

说到这儿,邵涧幽语声低了,眼角垂下两滴泪来:“大家谁还记得牛山后许汝源?”

一听到许汝源这三个字,朱木石和孙白洪这两个的心俱皆一沉,不由得相互望了望。

这个人对于此二人而言那真是再熟悉不过了。

尤其是孙白洪,因为邵涧幽的原因,与许汝源有些牵扯。

而朱木石是因为教育上的事对许汝源有所关注。

这许汝源实系峄县西部一带名人。

说起峄西,孙、褚、邵、郑可算此地望族。而蛟山乡(注:含今棠阴、王庄两地)牛山后村的许汝源拥有四百多顷地,故堪堪挤身此地望门之中。

民国初年,此地土匪肆虐,四处绑票。略有些财产的皆逃入城区之内,绑匪便把手伸向了贫民,故真可谓是民不聊生。

民国一十七年,北伐军入峄,国民党第一任峄县长傅维泗,倡导于境内各区乡建立民众自卫团体,协助政府剿匪治安。许汝源因而被峄西民众推举为自卫团首领,然后由傅维泗加委为自卫团第二团团长。

在许汝源的谋划之下,与当地土匪进行了几次交手:周营围歼战、牛山后守御战、老和尚庙追歼战,土匪遭以重创,残余者逸往北山里。于次年当地社会秩序便得以恢复,故许汝源名声巨震。

峄、滕二县边界民众送匾额一方,上书“德佑桑梓”;阴平镇八乡镇亦送匾额一方,上书“遏寇奇勋”;峄西民众更于牛山后村北官山口路侧立碑一座,正面大书“峄西屏藩”四字。

三年之后,许汝源更自筹经费兴办“养正小学”,并于峄县教育科备案。

芦沟桥事变那一年,国民党临沂志员张里元委任许汝源为峄县第四区“抗日联庄会会长”;次年台儿庄大战,国民党抗日别动队五O支队委任其为第三支队副司令。

峄县沦陷后,郭光西担任日伪峄县县长,委任许汝源为峄县第四区区长,许汝源坚决不任。可说气节尽显。

对于许汝源这等在峄西有极大影响力的人物,朱木石与孙白洪又怎能不知?

只听得邵涧幽缓缓说道:“许汝源这个名字,按理说不该我直呼,毕竟那是我的舅舅……”

朱木石与孙白洪对此事心知肚明,但是在场诸人大多数是初次听闻,不由得提起了精神。

“……,舅舅在峄西虽说也算得上一方豪富,但是他的钱都花在了重要地方,买枪,收人,训练,为的是扫清地方匪人,保一方平安,我峄西地面百姓可以说受其恩惠不菲。一个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碑!”

“碑!峄西百姓集资为他立了一块碑,这块碑至今还在那儿立着,‘峄西屏藩’,这个评价不是花钱就能买得到的。还有,一般而言,谁又为活人立碑?哪个活人又担的起?而我舅舅,许汝源!他就做到了!这是老百姓自发的行为!老百姓自发,为什么自发?这个事我不须再解释。大家体会得到。”

“不只是扫匪,还有办教育,养正小学,那是他办的,这些都要花费大量的钱财,可我舅舅在这些方面,毫不吝惜。”

“可是我最佩服他的,是他那一身傲骨,那就是绝不替日本人出头。郭光西,知道吧,这个狗东西,为日本人跑前跑后,做了日本人的县长,他想拉我舅舅下水,和他一样,也在日本人鞍前马后的跑,可我舅舅对那一纸委任状当真是不屑一顾,当即予以驳回。”

“他老人家这事做的痛快,对于后果一毫也不考虑。他不考虑,可是日本人记着呢。”

“去年春天,东北军从徐州经我峄县前往沂蒙山区,我想大家都还记的,当时在大名官庄那一带与倭鬼子就干了一仗。东北军五十一军的一个师,也就是方淑洪师长的一一四师,就驻扎在牛山后村,当时舅舅和我,还有黄一茫,我们一同接待并会晤了方师长。”

“就是在这次战斗中,有逃兵丢弃的机枪,舅舅拾获了两挺,其中一挺就是被孙茂渠抢走的‘勃朗宁’式轻机枪。我知道这件事后,就向他请求,看能不能让我把这两挺机枪带走,用以抗日。他一丝一豪都没犹豫,说,好,外甥,你带走,这枪在你手里作用比在我手里大,多打鬼子,也算是替我打的。”

“这两挺机枪在我手里真的还就发挥了大作用。到了去年七月,我和咱们运河支队的孙白洪支队长,在周营曹家埠,打了倭鬼子一个埋伏,二十一个鬼子被我们灭了二十个,这其中压制火力全靠这两挺机枪。”

“这一次伏击把倭鬼子打痛了,就寻求报复,可是想找我和支队长算账,哪那么容易?他们找不到我们。可是这账就算到我舅舅头上了。”

“也许是那个逃跑的日军回去后提到了我方机枪火力凶狠的问题,就从机枪上做文章。在韩庄日本人手下有个张开居,此人是大队长,他知道我从舅舅手里拿到过两挺机枪,就向倭鬼子告密。”

“在去年十二月份,倭鬼子精心布局,要抓我舅舅,可巧的是咱们的同志葛善俘,咱们的情报员,他就得到了这个信息,他就让我们另一位同志刘秉吉来通知我。我得到信息后哪敢怠慢,立即就派邵世丰、张西芳两位同志连夜通知我舅舅。”

“倭鬼子当然扑空了,从官山口退走时,路经陈村和颜村还没忘了放两把火。我舅舅以为事情过了,就回去,这一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