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理由很充分。”姜婉瑜笑了笑。
“现在的海跃集团正在走向正规,项目卖肯定是不可能卖的,就比如这个酒店项目,地皮在,设计方案也在,就差资金启动了,我这边呢,资金不够多,所以我就找你了。”我继续道。
“如果我们国森集团不答应,那你们准备怎么办?”姜婉瑜忙道。
“那就找其他公司,找愿意的呗,反正我这边有项目,看你们自己。”我从沙发起身。
既然聊得差不多了,那么我也该撤了。
“余楠你等一下。”姜婉瑜忙拉住我的手。
“怎么了?”我转头。
“酒店的承建方案设计图纸我可以看看吗?你既然找投资人,肯定有方案的吧?”姜婉瑜似笑非笑地问道。
“当然。”我打开手机,把项目的资料发给了姜婉瑜。
姜婉瑜收到资料,她开口道:“我回去会好好考虑的。”
“不想合作早点说,我这边有几家等着我消息呢!”我露出微笑。
“行!”
...
离开姜婉瑜的办公室,我收起笑容。
来到外面的停车场,我坐进车里。
“怎么样余先生?”赵鹏飞忙道。
“回家。”
“好。”
...
今天找姜婉瑜,我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我只是想看看姜婉瑜在知道我有个酒店项目后她会怎么做,因为合作的可能性并不大,由于这种投资的资金回流过慢,就导致在现有的众多投资项目中,会处于比较鸡肋的位置。
但有人会说了,既然资金回流慢,那国内这么多酒店都是怎么盖起来的,难道大家都是傻子吗?
我只想说很多连锁的酒店,都和盖是无关的,他们只是推出了一种营销模式,把这种营销模式覆盖在大部分三四城市。
而星级的酒店,背后的资方显然是有一定实力的,也就是说,初期砸进去的钱,并不一定非要等酒店开业才开始回流,而是从一开始就通过造势等一系列的手段去捞取第一批红利。
这里说的红利,就是比如海跃集团和国森集团达成酒店项目的合作,那么两家强强联手,在明面上是属于双赢的,双方的股市都会出现利好,而这一波利好,能收割的资金,就不好多说了。
回到家里,我给余德盛打了个电话。
“喂。”余德盛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了过来。
“怎么样呀老余,身体还好吧?”我笑道。
“只要不发作当然没问题,就是戒烟戒酒比较难受。”余德盛回应道。
“难受你也得忍着,这两天我在想一件事。”我敲着面前的桌子。
“什么事?”
“老余,你信中医吗?”
“中医?说具体点。”
“我在江城认识一个朋友,她爸是中医,而且在老家的十里八乡还挺有名,然后最近他在魔都开了一家医馆...”我把蒋雯雯她爸的事和余德盛说了一遍,包括鹿茸酒的事以及帮林淑芬母亲看病的事。
差不多十几分钟。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见余德盛放声大笑,我说道:“怎么,你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