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见面的荒村名字叫做小泥岗向东,自新安县城向东偏北方向大概七十里,距离深圳河约七八里,向东十里左右就到海边,向南距离香港岛大概八十里,在后世的罗湖口岸正北方十五里左右。
位置不算险要,甚至是相当偏僻,早年也只有二三十户人家居住,由于第一次战争时曾为清军屯兵之所,被英军炮火所毁,所以便荒废下来。
黄胜和容闳两人比冯天养早来一天,除了两人外还有二十多人,男女老少都有,大多数是两人往日在生死线上救下来的饥民,此次一并带来在此定居,这里日后也将是他们三人传递信息和物资的据点,因此必须要加以经营和伪装。
看到双方领头人关系如此亲近,一直有些戒备的双方纷纷放下警惕。
衙兵们分成几波,一波去栓马割草,一波捡柴支锅做饭,人数最多的一波有十几人,进入村内帮着容闳黄胜带来的人干起了活,或是打扫院子,或是帮忙建造茅草屋,或是帮忙打水,干的格外卖力,让自香港返回的饥民看的啧啧称奇。
“你这衙兵哪儿招的?我还真是头次见到帮着百姓干活的衙兵。”
黄胜看着满村忙碌不停的衙兵们,也是颇感新奇。冯天养先是故作神秘一笑,然后颇为自得的介绍起了他是如何带出这支队伍来的。
这些衙兵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他从各乡穷苦出身的人家中亲自挑选而来的,首先从能吃苦的程度上,便不是惯会作威作福的老式衙兵们能比的。
且虽是从穷苦人家挑人,但标准却着实严格,为了选好衙兵队伍,冯天养一共定了六条标准。
首先是三不要:烟鬼酒鬼赌鬼不要、好斗善辩者不要、家中无父母妻小需供养者不要。
在此基础上再有三条选人办法:能否举起百斤重物、能否一个时辰步行二十里,身高四尺五寸以上。
以此标准选人,自然选出来的都是吃苦耐劳之人。
为了防止这些人当上衙兵之后迅速堕化,冯天养每旬都要抽一队衙兵随自己出来巡视,沿途不准收取地主和百姓一钱一物,所有生活物资自带,不够的就平价购买,自己生火做饭,如果住宿在百姓家里,临走前必须帮着百姓打扫好院子,将水缸打满,用了百姓的物品必须平价补偿。
凡是被冯天养发现偷奸耍滑侵占百姓物品的,即便只是一次,也立即逐出衙兵队伍,永不再用。
可以说,为了保持这只衙兵队伍不变色,冯天养几乎是绞尽脑汁,把凡是能记起来的优良传统全部用上了,冯天养本人更是以身作则,只要外出就和衙兵们同吃同住,一起干活。
衙兵队伍中的所有人此前,不过是受人欺负的泥腿子,终年吃不饱饭也是常态。
但当上衙兵之后,不仅自己能吃饱饭,还能有了银钱接济家人,因此整支衙兵队伍对冯天养忠心耿耿,视若再生父母。
“啧...你这标准,戏文里的岳家军也不过如此了。”
黄胜不禁惊叹,他本就在军事和工业两个领域投注精力最多,平日里没少观察英、法、美等强**队,但以他所见,诸多强**队打仗无非靠的是两点。
一是先进之武装,凭借优秀的火炮、火枪、战舰与对手武器之间的差别碾压对手。
二是严酷之纪律,凭借长期训练养成的严酷纪律,在线列步兵相距八十步左右互相开火时,哪怕是伤亡率达到两成左右,也能按照长官的要求继续执行战术动作而不崩溃,往往要到伤亡率达到四成,或因其他因素胜负已定之后,才会出现大规模的溃散和投降。
但除此两个优点外,其余的几乎全是缺点。
兵员素质极差,本土的还好一点,海外殖民地的兵员几乎全部由流放者、囚徒、逃犯组成,战场之外烧杀掳掠作奸犯科,坏事做绝。
像冯天养这样练兵的,他还真只是在戏文里面听过。
听完冯天养的介绍,黄胜对他不禁有些佩服起来,三人之间他和冯天养的关系最为生疏,虽然谈判结束后和冯天养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但对其了解的渠道确实有限。
一起共谋大事,黄胜当然想了解自己这位同伴更多一些,如今一见竟比自己想象中更令人满意。
冯天养心中也颇为自豪,这只衙兵队伍凝聚了他近两个月一多半的的时间和精力,这三十人更是所有衙兵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好苗子,能得到自美国归来的黄胜认可,也总算自己没白折腾一场。
几人边走边聊,走到村子最里面一间收拾的稍显干净的院落前,黄胜推开院门,从里面喊出了两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将他们介绍给了冯天养。
“这位是托里斯,这位是阿方索,两人都曾在英国本土陆军中服役,也都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因为一些特殊缘故离开部队,托里斯是曾经担当过英国陆军上尉连长,阿方索曾经担任过预备役的训练教官。”
这两人是黄胜利用在总督府工作的便利为冯天养招聘的日常军事训练的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