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三百五十七章 军心(3/3)

数万封家书,换作别人办不到这种事,可对于太子来说这件事并不是太难,崇文馆开设到了河北,在关中,洛阳,河北的支教夫子数千人。

一个储君的能力取决于他的号召力,一个储君的治理水平取决于多少人愿意为这个储君卖命。

这两年,陛下几近不问国事,也就是这两年,太子的成长速度令人咋舌。

唐军驻扎在安市城内,在这里的还有新罗使者金春秋,这一次他随着唐军攻打高句丽,亲眼见到了唐军的勇猛。

唐军的勇猛不在人多,而在于智慧与勇武。

高句丽兵士多是渔民或者壮劳力,就算是一个普通的士卒也相差甚远,唐军不仅仅全军勇武,个人的勇猛也是出类拔萃的。

相较之下,高句丽军显得如此不堪。

这天夜里,金春秋找到了崔敦礼所住的屋子,在这里还有一个人,正是京兆府的官吏温挺。

金春秋面带笑容行礼道:“外臣见过崔侍郎,见过温书令。”

崔敦礼本在与温挺商议辽东的事宜,见到来人不悦道:“你来做什么?”

金春秋行礼道:“我们的女王有旨意,愿意向京兆府买肥皂,女王准备了两车金银。”

温挺道:“现在不是议论这些的时候。”

金春秋又笑着道:“两车金银都已装船,等春日就送去洛阳,京兆府什么时候给肥皂都可以。”

说完这些话,不等两位回话,金春秋十分自觉地离开。

温挺板着脸道:“我很讨厌这个人。”

崔敦礼道:“留着吧,这人有用。”

“也罢,某家先不计较。”

到了除夕这天,从洛阳而来的支教夫子与安市城的军士们唱着歌谣,或者用鼓乐跳舞唱歌。

皇帝始终坐在城头上,看着这一幕,看着冬日里的和谐场面,心中有了暖意。

谁能想到在铁血唐军的营地中,竟然还有这种歌舞升平的场面。

困在辽东的城的唐军过了一个年,这个年虽说没有家人在身边,但也足够自得其乐。

没人能想到出征辽东的唐军竟然能够在这里过得这么好。

崔敦礼来了之后,唐军过得更好了。

贞观十八年过去了,除夕夜里,李世民站在城墙上,远远望着西面,想念着如今在洛阳的家人。

除夕过去之后,已是贞观是十九年。

唐军押着高句丽军的俘虏,清理积雪,崔敦礼与温挺开始安排人手治理辽东各城的情况,若大军继续东进,这里就是后方。

在崔敦礼的主持下,唐军将后勤线转移到了辽东各城,在这里囤积粮草器械。

直到,贞观十九年的三月,天气终于转暖了些。

这天,唐军齐聚安市城下,皇帝站在城墙上,李世民向五万将士诉说着这一次出征的战前誓言。

“打完这一仗,朕与诸位回家!”

“回家!”军中众将领喊出了话语声。

“回家!”

“回家!”

喊话声,回荡在山野中。

李恪站在众将领的队伍中,他目光坚定,也有些失落,这或许真的是父皇这辈子的最后一战了。

山林中的冰雪还未消融,空气还是冷冽,但足够行军了。

在高句丽人还未有动作之时,唐军分成三路,又开始了千里奔袭,三路兵马攻向鸭绿江,大军在辽东腹地厮杀,剑指高句丽的王城。

接连一个月间各路捷报频传,唐军连克十数城,斩首四万余人,杀敌无数,俘虏士兵七万有余,拿下麦谷,银山,后黄,盖牟,乌骨,白岩等地。

得到粮草,牲畜,器械,战马不计其数,俘获黔首二十四万口,迁去辽西。

唐军仅仅折损一千余人,还有不少是冻伤,不得不离开战场。

天可汗出征,以一种极其恐怖的战损比,推平了鸭绿江以西各地。

贞观十九年的四月,众将领在鸭绿江见到了高句丽人用前隋将士的尸骨堆积而成的京观。

李世民红着眼看着鸭绿江对岸,语气有些颤抖地道:“活擒渊盖苏文与高藏王者,赏万金封国公!”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