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第六十八章 时光荏苒(1/2)

这开头的一天两天,十七人或许会有看不起赵昕的。

你尤其像是赵珣这种,一身兵法才华,无处发泄的。

当然!

这种情况无须三五个月,只需三五日,就慢慢地开始有了变化。

毕竟……

赵昕是如此有自己的想法的一个人。

就凭他三五日的行为举止,便足以让这十七人慢慢地被折服。

如果同时把十七人,都缩小到跟赵昕差不多的年纪。

那么毫无疑问,此时赵昕早已是孩子堆里的孩子王了。

他想去哪里玩,其他人无不舍命跟随。

花了十天的时间,学完了‘军事绪论’,就是粗略地知道一下,打仗都是怎么打的,接下来,还得增加一下理论课程。

什么《孙子兵法》这些,都给它安排上。

不过有一说一,孙子离现在太遥远了,只能说不是很贴合实际,要想学得快,还是得贴合实际、贴合事例来讲解才行。

不过……也凑合地用一用吧。

然后,接下来,赵昕便安排赵珣,每日一大早便给他们念一篇。

念完了以后,就一起逐字逐句地分析。

再让人把‘重点’给誊抄下来,然后十七个人,每人一份。

你就比如说: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赵昕的评价就是:“一句废话。直接删了,或者是改成……仗,是任何时候,都要打的!”

又比如说: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

赵昕的评价是:“这火人、火积、火辎、火库、火队,还有点用,你们都得记好,在脑海中,把这些都记下来,至于后面的四句,都是废话,能不能烧起来,你们自己难道还不知道吗?还需要他教?至于这再后面的说必须要有风,你们用你们的脑袋瓜好好地想想都知道,要想大火烧得猛,那最好当然是要有风了!那么问题来了,什么季节吹什么风,伱们知不知道?”

“……不知道就去问当地人!或者你自己去当地吹一吹。吹一個夏天,你们就知道了。”

赵珣毕竟是一名儒将,实话实说,赵珣是很不建议赵昕这样简略,甚至是态度轻视先贤的典籍的。

私底下,赵珣便向赵昕提了此事。

赵昕也是回道:“这十七个人,除了你,十六个,全都是大老粗,你让他们记住这孙子的原话,他们哪里能够记得住,就这样粗俗点,挺好。”

赵珣也是问道:“寿国公是打算把他们都培养为将?”

赵昕便道:“看他们自己吧,其实就是我自己需要增长一下见识,反正……他们这样坐着,也是坐着,就带着他们也一起学学了。毕竟……这学多一点,也没什么坏处不是。”

十六人这边……

倒是觉得这样的学习方式很好。

主要是……

它不用太费脑子。

而且……

他们还觉得寿国公说得非常地生动有趣。

从前都觉得,读书好像很难,但这么一学下来,便觉得读书似乎也不是什么很难的事了。

五月。

早上上课,下午弄沙盘模型。

六月。

早上上课,下午出去视察开封周边地形。

对于出宫这事,讲道理,即便是赵祯,也是不是很赞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