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上是女主第十一次循环之后,自我和解,走向成熟,积极的面对生活。
和老爸和解,敢于和老师斗争。
不光是严厉警告不要死缠烂打,还进行了证据收集,让老师付出代价。
做完所有一切,女主扎上头发,手表定时,杀到医院。
在这场重头戏设计上,沈三通最初想设计成女主和警察合作。
原版里面,女主用匕首抢夺了警察的枪支,让警察去找救援,自己独自面对。
之所以原版的剧情如此设计,沈三通推测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米国警察骚操作多,和老中这边完全不一样。
不是一个性质,本质上私人警察。
警察的经费来自于房地产税收和捐赠。
富人区的房价高、税收高,还会进行大额捐赠。
自然是富人区的警局经费充足,得到的服务最好。
定期、定点巡逻。
出现恶**件,侦破速度很快。
而穷人社区,相反。
原版拍摄的时候16、17年左右,米国城市区域完全成为了贫民窟,收入高的在郊区生活。
穷人社区的治理,完全交给了帮派。
包括警察在内的官方力量,没法进入。
没错,治安靠黑帮。
早些年的时候,在一些街区,丢个车或者找个人,警局是可以和帮派谈判,去街区找出来的。
到了16年的时候,就不行了。
可以谈判,是因为早年的时候黑帮是大黑帮。
有合法生意,和台面力量有交际。
说白了,有上岸的希望。
比如国会山股神老太的家族,起家就是帮派。
那个时候警局的面子还有用。
但在16年,米国黑帮基本上中小型化。
米国上层愈加吝啬,一点合法生意都不给。
不一定是不想给,而是没有。
随着去工业化,能给黑帮提供的合法生意也在去除之列。
再加上,上升渠道关闭。
没有经济利益,也没有上岸机会。
造成的后果,黑帮根本不鸟警察。
台面上的力量,再也无法进入黑帮控制的街区。
如此一来,无论是财物还是人口,进入到了黑帮街区,默认就没了。
米国警察管不了黑帮街区,甚至为了生活,一些警局做起了强化剂生意。
米国警察的形象,不断崩坏。
特别是随着08年之后,中产也萎缩,中产社区的治安也迅速恶化。
从底层到中层,米国绝大部分人,逐渐享受不到米国警察的服务,或者说服务水平下降。
所以原版的设计是符合米国现实。
拿出来,米国观众也接受。
当然,原版的设计,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好莱坞相关的从业人员,立场上是白左那种。
和警察的支持者,保守派不对付。
设计剧情的时候,会弱化一些作用。
原版只是弱化,不存在黑。
好莱坞的电影,是非常注意这一点的。
对于一些强力机构,采用小骂大帮忙的态度。
沈三通自己设计这段剧情,第一想法是和警察合作,后来又否定了。
因为和警察合作,导致女主戏份会减轻,高光时刻会减弱。
沈三通想让李兵兵好好展示一下身材,
如果合作,直接拿下连环杀手,无疑没了展示机会。
不合作,戏剧效果更好。
可以解读成此时的女主,刚刚自我和解,但还是习惯钻牛角尖。
习惯性以自我为中心,拒绝和他人合作。
也可以解读成,女主完成了蜕变,她自己哪怕面对连环杀手死了,也可以循环。
反而是如果警察牺牲了,最后解决连环杀手,循环停止,会造成不必要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