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我的年代 第72章,我喜欢你,《活着》发表(求订阅!)(3/3)

不管怎样,向他坦诚后,呼吸进嘴里的空气从来没有这么自在过。

在楼道藏匿了大约20来分钟,她才试探性地往外面瞄,见他真地走了时,肖涵心头的压力骤减。

没过多久,她疯狂奔向校外的报刊亭,激动说:“老板,《收获》杂志来一本,不!来两本。”

正在给一3岁左右孩子喂饭的老板放下碗筷,拿了两本给她。

她掏出钱,放柜台上,卷起书就快速离开,跟做贼一样,好像生怕被人发现了。

看她拿书就走,报刊亭老板在后面喊,“姑娘,还要找你钱。”

她眉眼弯弯地笑说:“大叔,我今天高兴,不用找了,买个糖给小孩吃吧。”

说完,她迎着风奔向了远方。

二月开始,寒冬渐渐去了,邵市的天气逐渐好转。

到月底的时候,阳光温暖宜人,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让人感到清新与宁静。

中午刚从学校开完会回来,宋适先去杂货铺买了一瓶酱油一瓶醋,家里的用完了,妻子早上嘱咐他带新的回去,下午妤宝要回家吃饭,做大菜得用到它们。

提着瓶瓶罐罐,宋适踩着点来到了报刊亭,今天是双月刊《收获》杂志新到货的日子,他爱好不多,看书读报、写写文章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

嗯,还得加上吸烟。

而在读书上,他最中意的就属《人民文学》和《收获》,每次新到货,都必须第一时间买来阅读,不然心痒难耐,空落落的,感觉像丢失了宝贵的东西一样难受。

“宋教授,你来得真及时,《收获》杂志我才松开包装袋。”

都是老熟人了,对方还是大学教授,还担任了职位,报刊亭老板对他很是敬重,慌忙放下手中的活计亲自为他卷根旱烟。

宋适点燃深吸一口,感慨说:“老郑,还是你这烟深得我心,比白沙有味道。”

郑老板自夸:“其它的我拿不出手,这烟丝确实攒劲,是我家婆子从郴州娘家带回来的,自种的烟叶,没打过什么农药。”

宋适说:“下次嫂子回娘家,让她帮我捎点回来,价钱好商量。”

郑老板连忙摆手:“我们认识这么多年了,还什么钱不钱的,你要是不嫌掉价,这种我家里还有蛮多,下晚时分你来这里找我就是。”

“欸,好!”

两人聊着天,吸完一根烟,然后买书卖书,又各做各的事,忙活起来。

刚回到家,宋适一眼就看到了自家女儿正和妻子在院子里杀鸭拔鸭毛。

“爸,你回来了。”

“嗯,还几月就要高考了,最近学习压力大不大?”

宋妤笑着回答,“还好。”

“好就好。”宋适颔首,女儿可是他的心头肉,平时宝贝的不得了。

妻子江悦这时说:“女儿又拿了特等奖学金,她说等钱下来了要给我们买套衣服,老宋你真有福气。”

宋适眉开眼笑地倒杯茶,喝一大口问:“文科拿特等奖学金的还是你们三人吗,那肖凤和麦穗。”

宋妤点头又摇头:“肖凤还是,麦穗被人顶下去了,差0.1分。”

江悦抬头:“就差0.1分?”

宋妤轻嗯一声。

江悦问女儿:“对方是谁?是那罗什么杰吗?”

宋适在一旁纠正:“罗志杰,这人记得拿过一次特等奖学金。”

宋妤轻轻摇头:“不是罗志杰,换人了,是李恒拿的。”

“李恒?”

江悦和宋适对视一眼,开口道:“这名字好像在哪听过,老宋你有印象没?”

宋适回忆一番,“我也似乎听过,但具体想不起来了。”

说罢,夫妻俩齐齐看向女儿。

他们家之所以感情这么好,就是在平素喜欢分享各自的大小事,在交流过程中其乐融融。

宋妤犹豫一下,还是说了:“他是陈子矜的对象。”

“噢!原来是他,我记起来了,难怪说有印象呢,这么早就偷偷谈恋爱也是怪少见的。”江悦恍然大悟。

宋适再次喝口茶,点点头:“在资江边散步时碰到过他们俩回,高高瘦瘦的,有点内敛,没子衿大方。”

江悦八卦问:“陈子矜去京城了,两人还在谈朋友没?”

这问题可把宋妤问住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要说还在谈么?

两人基本没什么联系,状态明显不对,不像正常男女朋友相处的感觉。

要说分手了?

但子衿显然对李恒还有很深的感情,每次写信和打电话都会大篇幅询问有关他的事情。

见女儿沉默,江悦问:“怎么?没走到一起,分了?”

“叮铃铃…叮铃铃…!”

就在这时,客厅的电话突兀地响了,宋妤有预感是陈子矜打来的,两人约定一个月通一次电话。

可现在都月底了,对方还没打过来,说不定就在今天。

眼看宋适要进屋,宋妤连忙洗个手,喊:“爸爸,我来吧。”

宋适正急着慌忙想看新买的《收获》杂志,闻言顿时停住脚步,找一藤椅坐下,拿过书惬意地翻看了起来。

初春的鸭子正换毛,细毛如雨后春笋般,密密麻麻数不过来。江悦本欲叫丈夫帮忙,但看到他手里的杂志封面上写着“收获”二字时,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

不仅如此,她还主动停止了交谈。

丈夫喜好文学她是知晓的,隔三差五要投投稿,可惜大的文学杂志没成功过,倒是省报市报经常能见着。

“咦?今天上面多了一篇新,还在这么重要的位置。”

每次看书前,宋适都有个小习惯,要先把目录和书本从头到尾大致翻一翻,有点像小学生刚领到语文课本时一样。

“《活着》么?”

“巴老爷子亲自推荐?”

“这可是稀罕事。”

宋适嘀咕几声,顿时来了极大兴致,他十分好奇这《活着》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当得起巴老先生这么捧?

“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

仅仅读完第一页,宋适就完全沉浸了进入。

ps:更新12500字,求月票!求订阅!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