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从小剧团开始的强国梦 第五十九章爱国者科技2(1/2)

1983年9月5日,银海县影剧院

“行,回头我就给县里提一下这个事儿。”徐一丁没有废话,便将这事儿应了下来,电子厂这些年半死不活的,有责任的可不仅仅是领导班子,技术团队的尸位素餐也是很大原因。

“和电子厂的干部职工交代一下,只要是好好干,后续他们也一样可以参加咱们内部的分房,都是工人阶级,没有高低贵贱,待遇也自然都是一样的。”王跃继续加码,恩威并施也是应有之义。

“咱们还要继续建设职工家属区?”徐一丁有些肉痛地询问,房子是不太值钱,可你架不住别的值钱啊,不说别的,单单家属区里配的那些家电就要老鼻子钱了,更不要说还有那“进口”的铝合金门窗,小区的彩色地砖什么的,加起来可比房子值钱多了。

“干!为什么不干,咱们手里有那么多钱,自然是要尽快花出去,安得广厦千万间不正是咱们的理想吗?”王跃笑着说道,房改和走向商品化无疑是大势所趋,可在这之前可还有十几年时间,足够自己做更多的事情,最起码咱们不能让那个狗屁的公摊面积大行其道吧?

“对,对对对,有钱自然是要花出去,总想着钱不能乱花,是我老头子的格局小了啊。”徐一丁轻轻摇头,自己是真忘记影视公司的账上现在已经有了小一个亿资金了,虽说北方国际院线的投资不少,可《潜伏》《民兵葛二蛋》《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周边收入还在陆续进账,而且还十分稳定,特别是《潜伏》陆续在地方台大规模播出以后。

“这个,是电子厂造出的电磁炉?”王跃拿起一个只有课本大小的炉子,不太确定地询问道,他记得自己给出了简图和尺寸这些啊,怎么造出来就只有这么点大小?

“我们找的滨州市玻璃厂定制耐高温钠钙玻璃的时候出了岔子,你要求的那个尺寸能造出来,可是长时间使用后爆炸的概率太高,所以就造了个小的,这个就算是炉子用坏了也不会炸。”徐一丁解释了一下,电陶炉是大路货,创新就是那个机械温控和定时器还有玻璃盖板,这里边玻璃盖板的技术要求倒不是说有多高,关键是咱们以前就没造过这玩意儿。

“也行吧,小点就小点,我想想办法怎么推广这玩意儿。”王跃有些头疼,电陶炉这东西就是个骗人的概念产品,电热炉配一个耐高温面板,然后就说是高科技,主打一个无辐射,其实就是骗人的,寿命短,热辐射高,损耗大,还费电,在王跃穿过来那会儿已经不太好骗人了,可是在1983年不一样啊,靠着这玩意儿自己再收割一波不过分吧?

“挺好用的,我用这个电炉子热过牛奶。”徐一丁说了一句。

“朱导的《小小西游记》拍得怎么样了?”王跃总算是想起了自己的主业,自己毕竟是一个正经的影视人。

“就差最后几场戏了,估计明天就能杀青,总局的领导很看好这部剧,已经提前要求总台采购这部剧了,一百万,只购买电视播放权。”徐一丁有些兴奋地说道,一部儿童剧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是令人很意外,关键是成本低啊,因陋就简的“特效”,大量的烟雾和剪辑切换,算上道具服装布景这些也没花上二十万,转手就是五倍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