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丞相理政的这10年间,天下的读书人增加了何止百倍,才有今日这种盛世景象,今日的景象必定会记录在青史当中。”
周章很享受这样的夸赞,因为现实就是最好的赞赏。
“主要还是陛下您领导有方,也有各位同僚共同的努力,我大汉才有今日的盛景。”
“往日某繁忙于政务,现在退下来,是应该看看大汉的盛世景象。”
张良道:“丞相你理政老道,应该继续为大汉培养一些人才。”
周章笑道:“那某就去政务学院上几堂课,看看能不能找到几个合心意的弟子。”
因为徐凡的关系,在大汉夫子这个职业政治地位特别高,几年前退休的许丰,孔鲋,郦食其他们都在长安的学院教导学生,这也算是他们保持影响力的一种方法。
英布道:“陛下这种全国联考的形式好,就是给我等的名额太少了,我们黔中有上百万人,却只给了不到五百个名额,这点名额哪里够,下面可谓是怨气冲天,要某替他们做主,在诸侯大会上多争取一些名额。”
黔中地区有五十多个诸侯国,500个名额平均一个诸侯国也就分10个,这点名额不要说留给下面的百姓,就是他们上面分都不够分。
吕臣也说道:“我辽东诸侯也请愿,想要多要一些名额,朝廷不能厚此薄彼,我的辽东诸侯为大汉守住了边疆,立下了汗马功劳,朝廷不应该让我等流血又流泪啊。”
刘邦道:“朝廷的确小气了一些,我沛国就有几十个小子要入学,今年参加中考的就有十几个小子,朝廷总不好把我等的子嗣排挤在外。”
刘邦除了自己的嫡长子刘盈留在沛国,其他的儿子只要超过10岁,全部都送到长安城来求学。
刘邦这个诸侯都这样做,他的部下也是有样学样,当然这也和长安城优越的教育资源有关系。
自己家的小孩在长安城读书,成才率更高,然后他们也遇到了长安城其他学子的困境,长安的教育资源分到天下其他地方,本地的竞争压力就太大了。
刘邦就是想为自己的手下争取一些福利待遇,就按现在长安城的录取率,10个人当中都考不中一个。
虽然刘邦的这些属下每个都家学渊源,但在如此高的竞争压力下,只怕也没几个人能考上学院。
周章没好气道:“这是公平考试,能者上庸者下,说什么朝廷排挤你们。”
刘邦道:“我等为大汉出力,对子嗣的教育难免有所疏漏,朝廷应当体谅我等。”
吕臣说道:“我等把子嗣交到长安城来,教导他们成才难道不是朝廷的责任。”
吕臣这番话让周章无言以对了,诸侯和他们的手下,把他们的子嗣留在长安城上学,对大汉朝廷而言是好事情,朝廷可以通过这些子嗣影响到四方诸侯国,这种情况下连学院都不让他们上,就有点过分了。
甚至可以这样说,现在还不是最激烈的事,大汉诸侯的子嗣,大部分都在10岁以下,等过了几年,这些人到了求学的年纪,几千诸侯和他们臣子二代,都需要朝廷做出妥善的安置
徐凡道:“今年是第一次联考,总会有不如意的地方,明年朝廷会想办法改进。”
徐凡想了想道:“明年朝廷会增加诸侯的名额。”
边疆诸侯的确是要安抚,而且用这种方式也能稳固大汉朝廷和诸侯之间的联系。
至于名额的问题也不大,大汉还在快速开拓当中,需要的人才数量会不断增加,今年需要招收2万多中学生,明年需要两万五乃至三万,只要大汉还属于快速开拓时期,什么矛盾都容易解决。
英布道:“陛下为什么今年就不能扩招?”
徐凡道:“朝廷也有朝廷的难处,每个学子的培养费用大概是万钱,朝廷需要量力而出,而且学生也要夫子带,学院的夫子就这么多。”
英布道:“钱的问题好解决,某可以拿出5000金作为朝廷的教育经费。”
刘邦叫道:“英国公豪气,我等虽然比不得英国公,但百万钱还是可以拿得出来的。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教育,某出一百万钱。”
吕臣也说道:“末将也出三百万钱。”
其他的诸侯也纷纷出钱,对他们来说,这些学院的学生毕业之后,大部分也是来他们的诸侯国就业,破烂在肉里,是自己为自己培养人才。
面对这种情况,张良道:“诸侯子嗣求学如此热情,朝廷也不应该寒了这些忠良的心,我等退休之后,干脆就组建一个新的学院,教导这些诸侯的子弟。”
英布眼前一亮道:“要是有子房这样的学问宗师教导,那我等子嗣真是三生有幸。”
徐凡想了想道:“就安子房的意思办,伱们捐的款全部投入到这个新学院当中。”
英布等人激动道:“多谢陛下!”
(本章完)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