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凡道:“这是我们地盘能征调士兵的总量,只要不是傻子不会真拿出百万大军去作战的,但这些拥有土地的豪强,就要做好他们子弟上战场的情况。
有恒产者有恒心,他们的土地财产都在这里,就应该他们自己出钱出力保卫,六国之所以被秦国兼并吞灭,就是因为六国的贵族把太多属于他们的责任推给了百姓。
都说大秦是暴秦,但六国的百姓为什么不支持本国的贵族呢?就是因为这些贵族做的比暴秦还要可恶,大家半斤对八两,百姓当然不会选择他们。”
拥兵百万不代表真可以把这百万大军调动出去战斗,这个时代一个政权最巅峰的出兵能力就是60万,两次出现都是秦国,这也即便是是封建时代能出动兵力的巅峰了,后世王朝虽然动不动说什么百万大军,但他们真没有能力动员60万大军出征能力。
而与之对应的是秦国最强大的敌人,赵国和楚国。出动兵力最巅峰也只有40万,在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两国应该是压榨出了他们最强大的力量,但他们的极限仍然比秦国差三分之一的力量,可见在军事制度上,秦国是天下最强。
徐凡继续说道:“只要我们这样均田了,天下就没有有能击败我们汉国的人,即便是始皇帝也不行。”
但这种制度防御几乎是天下无敌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打进拥有百万户自耕农的国家,当然真要做到这步也不需要防御了。
其实这和后世国家强大也是一样的,一个国家是在走上坡路还是下坡,看这些自耕农一样的中产就知道了,中产在增加,国家就是在走上坡路,实力强大,足够成为霸主,次点也可以称霸一方。但要是中产逐步减少,国家的矛盾就重生,整个国家在走下坡路,直到所以矛盾总爆发,国家重启。
封建国家军事实力最强大的时候几乎都是开国时期,就是因为封建时代最重要的资源是土地,国家可以把土地合理分配给百姓,创造出大批量的自耕农来保卫这个国家。后面贵族豪强贪婪,一点点消灭自耕农,消灭这个国家的根基,最后矛盾总爆发国家就灭亡了。
周章只能苦笑道:“将军,事情要一步步做。忽然做这么多的事情只能让义军的矛盾激发,我们先弄好称王之事如何?”
徐凡的雄心太大了,大到周章都害怕了,他干脆先易后难,先弄好徐凡称王的事情再说。
徐凡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就同意了。——
南阳郡,白河里。
亭长昭虞召集所有村民道:“大家来到这万民书上重新按手印。”
四周的村民听到昭虞的话纷纷聚集起来,可以给村民们带来利益,所以即便昭虞成为亭长不久,但威望却非常高,大家都愿意听昭虞的话。
老吴笑道:“怎么又来万民书。”
这东西还是徐凡弄的,他不想像这个世界的豪杰一样,弄什么斩白蛇起义,说自己是什么奉天承运,做什么老天之子,弄一些虚无缥缈的神迹来宣告自己政权的合法性。
天下万民就是他政权合法性的来源,他觉得自己即便要称王称帝,也应该是在天下万民推举出来做王,他是奉民承运。
正好义军纸张生产的效率越来越高,所以徐凡就弄出万民书,让义军治下每个村里的百姓按手印,以天下万民作为自己的法统。
这好歹比让老天做法统更是进步一些。以后百姓造反也不需要装神弄鬼了,就说某皇帝失去民心,他代替万民推翻某皇帝。
昭虞怒气冲天道:“还不是秦嘉这个恶贼,他知道我们将军要称楚王了,担心我们将军吞并他的军队,居然提前弄出一个楚王出来,我们将军不愿意和义军兄弟兵戎相见,没办法只能改称汉王了,大家要记住我们以后就是汉王之子民了,我们的国家也叫汉国。”
“不叫楚国了!”老吴一脸愕然,内心还是有点空荡荡的。当然说有多失落也没有,毕竟老吴出生的时候他已经是秦民了,对于楚国只是在他父亲的口中,他唯一一次踏上楚国的土地还是作为一个士兵。
昭虞却马上说道:“你们说汉王对你们好,还是楚王当初对你们好?”
“当然是汉王!”几乎所有的百姓都大声叫道。
这点还真没有争议,当初义军要征召民夫,每日家中发了一石粮食作物安家费,结果南郡之战只打了半个月时间,大部分的民夫都没有做满12天,他们白得了不少粮食,而后庆功的时候,上柱国将军也没有忘记他们这些民夫,每个进入南郡的民夫都可以多得1石粮食,即便是在南阳郡的百姓也多得了半石粮食。
那可是青黄不接之时,上柱国将军向整个南阳郡撒了十几万石的粮食,许多的百姓就是靠着这些粮食渡过难关,而义军收购毛竹,木材一直没有停止,他们也找到一个可以赚粮食的地方,可以说义军虽然统治南阳郡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南阳郡的百姓已经完全认可徐凡这个统治者了。
最起码最秦国的时候,他们做民夫一点战利品都没有,大部分的时候还要倒贴。
昭虞道:“既然汉国好,那你们还惦记楚国干什么,我可记得当年楚国还在的时候,我可是经常受到贵族的欺负,吃不饱穿不暖。”
虽然鸡同鸭讲(昭虞做过楚民)但白水里百姓想了想,和上柱国将军比起来,他们没当过楚国的百姓,不做楚民就不做楚民,反正他们也没有做过楚民,南阳郡被秦国占据超过50年,在这里真做过楚民的还真没有几个。
昭虞继续说道:“汉王说了还要进行均田,以后我们白水里每户可以分100亩土地,唯一的要求是大家以后参军也要打出去,但战利品却异常丰厚,对我们来说也是赚了。”
白水里当即欢呼道:“汉王万岁!”
家中多了如此多的土地,大家觉得做汉民还是更好。
(本章完)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