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三百四十四章:杯酒释兵权?土地买兵权!(2/2)

想到这两人,司马昭一阵厌烦。

“开国之君能打就算了,高祖世祖也能打。”

“但谁家开国之君像他俩那么不要命的能打啊!”

“还偏偏能打出一份基业!”

司马懿不置可否,司马师略有疑惑。

“不对吧,唐太宗不是开国之君吧?”

司马昭烦躁的摆摆手。

“我知道我知道!但你能记起来那个开国之君叫什么吗!”

司马师一愣,看向司马懿。

司马懿手一紧,一根长须被拔了下来。

“子元,你还真别说。”

“子上这么猛的一问,我还真想不起来了!”

“李隆基吧?”

司马昭回头大喊道:

“那是唐玄宗!”

……

【公元960年四月,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就起兵叛乱,北汉也趁机侵扰,后周太祖郭威的外甥李重进也准备在扬州起兵响应。】

【史称“二李之乱”】

【面对突如其来的局势,宋太祖没有慌乱。】

【他先用高官厚禄和丹书铁券稳住李重进,接着命赵匡义及赵普等人留守京城,自己领兵讨伐李筠。】

【六月,宋太祖亲率大军进讨。李筠退保泽州,城被攻破后,投火而死。】

【九月,李重进在扬州起兵。正好给宋太祖一个出兵平叛的理由。】

【十一月,宋太祖亲率大军围扬州,当日破城,李重进合门**而死。】

【削平二李,宋代后周已成定居。】

……

{丹书铁券,这玩意算不算地狱笑话?}

(写作丹书铁券,读作催命符(狗头)}

{反正拿到这个的差不多都死了。}

{有没有用还不是皇帝一句话的事(狗头)}

{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妙啊!}

{不过的确有人用过免死金牌且成功过,而且是从朱元璋手底下成功的,拿的还是唐朝的丹书铁券,他叫钱汝性。}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倒了一杯酒慢悠悠喝着。

丹书铁券?

只有当君王怀疑臣子想要谋反时才会赐予臣子丹书铁券。

一旁的杨玉环往嘴里塞着葡萄,看向李隆基道:

“三郎,这个东西真的有用吗?”

李隆基举着酒杯,有几分纠结。

“这东西……其实有点用的,因为如果后面皇帝不认的话那自己的臣子会有芥蒂。”

“但相当于是个象征意义,逢十恶,不赦。”

“基本小事上用不上,大事上用不了。”

“有这个东西地方上没人敢动,但能拿到这玩意儿的地方上也没人敢动。”

……

清·乾隆时期

捻着翠绿的玉珠,乾隆回想了一阵。

“啊,是钱家的那块啊!”

一旁的和珅立马捧话道:

“万岁爷!您见过呀?”

乾隆捋须大笑:

“见过,朕还让他们好好保存呢。”

“要朕说啊,还是钱家他们的行事风格做的对。”

“拿了铁券就好好的以耕读传家,别总想有的没的。”

“人呐,得懂得知足啊。”

和珅陪着笑脸竖着大拇指道:

“万岁爷这话真真是真知灼见!是至理名言啊!”

“奴才回去就把这句话刻在墙壁上!日夜揣摩!”

乾隆点了点和珅,笑得合不拢嘴。

……

天幕上。

赵匡胤看着眼前的一众将军,诚恳道:

“人生如白驹之过隙。”

“所谓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银,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罢了。”

“你们何不释去兵权,购买良田,为子孙立永久之业。”

“多置歌儿舞女,饮酒作乐,颐养天年。”

“如此,君臣间无猜嫌,上下相安,岂不为好?”

……

【公元961年七月,宋太祖设宴招待石守信、王审琦等高级将领。】

【以“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的谋略收宿卫兵权。】

【除石守信无实权兼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以外,其余诸将皆被免去禁军职位,只领地方节度使之衔。】

【而一年后,石守信也自请解除军职。】

【其次,在节度使这个职务上,又学习唐明宗,对每一位将领进行一次“移镇”,将他们调去别处藩镇,防止他们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势力滋长。】

【这种调防移镇的做法,在宋太祖着手削弱藩镇之权时得到推广运用,也成了改革军制的一部分。】

……

{杯酒释兵权呢?}

{这不就是吗?}

{那酒呢!}

{怎么说呢……所谓的杯酒释兵权是有艺术加工成分在的。}

{虽然杯酒是假的,但释权是真的。}

{这些政治权术也足以见得赵匡胤的政治天赋了。}

{政治天赋不天赋的不说,反正这人爱看书是真的。}

{忽略杯酒,实际上宋太祖用的其实就是赎买政策,用土地财货收购兵权。}

{不是双方伱情我愿的平等交易,本质是太祖逼迫将领放弃兵权。}

{你管他平等不平等,安稳就行呗!非得打生打死啊?那帮武将也不乐意啊。}

{五代啊……慌的不只是皇帝,武将也同样慌啊!}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