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刀行 第221章祸自策出(2/3)

想到这儿,李衍已隐约有所猜测。

这健妇所在的村子附近,肯定有人修炼邪法,但应该道行不够,既没有扰乱生死,也没有勾引出魔气降临。

“土人山峒?”

一旁的严伯年听到,瞬间恍然大悟,怒骂道:“这帮土司,原来三年前就已对我家下了毒手!”

见李衍疑惑目光,他叹了口气,“此事本是家事,但小友既然来了,瞒着你也不像话,请随我来。”

说着,吩咐婢女照顾好严夫人,便带着李衍来到后堂正院,进入一间书房。

严家的书房,无疑装饰最好。

书架和博古架,皆是由上好的金丝楠木打造,造型简洁,包浆浓厚,更显庄重古朴。

书桌上摆放一方徽墨,散发淡淡墨香。

透过窗棱,便能看到小巧花园,假山堆叠,一株梅花探过枝头,好似风景国画,别有一番韵味。

然而,李衍却发现了蹊跷。

这里书架众多,但却空空荡荡,就连博古架上也空无一物,好像所有的东西都已被搬走。

唯有书桌上,放着一本簿册。

严伯年将其拿起,叹道:“所有事情的根源,都在这本册子上,李少侠一看便知。”

李衍接过后,只见上面写着《镇国十策》四个大字,翻开后一看就顿时明白,这是一个叫严珏的人,写给朝廷的策论。

严珏,好像就是严九龄祖父…

李衍继续往下翻看,越来越震惊。

“海禁之策,行于今时,然世易时移,宜开海禁,以利邦国…”

好家伙!

这头一策,就是建议开海禁。

“夫土官之制,旧矣,国之治理,当以公正、有序为要。土官之制,虽有其源,然今诸多弊端显露…”

这第二策,竟是改土归流!

当然,这些都是表面上的套话,字里行间,无不充斥着大一统和狂热王霸思想。

随后的一些计策,听起来都有些偏激。

但单论前两个,就已成如今大宣国策。

恍惚中,李衍仿佛看到了一个满头白发,吹胡子瞪眼的老愤青,正唾沫横飞,手舞足蹈……

严伯年眼中闪过一丝怀念,“我父亲昔年空怀一腔报国之心,却因脾气耿直,为他人不喜,即便考取进士,也只得了个散官,终日愤懑,遂前往书院教书。”

“他闲暇之余,写了这一本《镇国十策》,当时为人所鄙夷,斥之为狂言。”

“直到朝廷几次征战,国库空虚,便有人献上此策,借我父亲之言,为自己派系谋求利益。”

“谁也没想到,陛下竟然颇为欣赏,开海与改土归流就此开始实施,而我父亲,却早已故去多年。”

“此事引发儒林不小争议,有赞同者,有怒骂者,亦有父亲的几个学生,借之为旗号者。”

“我严家虽也是书香门第,但这名声还真担不起,更不敢肆意猖狂,但终究是得罪了那些土司。”

“想来三年前,朝廷还不曾逼迫,只是派人好言相劝,所以他们没明着动手,暗中派人对拙荆施展邪术。”

“时至今日,他们已不再遮掩,时常有江湖匪类在宅外窥视,图谋不轨。”

“老夫察觉不妙,怕九龄受到干扰,便提前打发他离开,随后将子女妻妾,还有严家藏书,全部送到了汉口…”

“原来如此。”

李衍恍然大悟,摇头道:“怪不得府中这么多护院。”

严伯年摇头道:“这些都是宜昌神拳会的义士,得知此事,愤愤不平,前来府中看护。”

李衍皱眉道:“宜昌城风雨欲来,想必那些人也等不及了,严伯父为何不早点离开?”

“老夫不能走!”

严伯年神色变得肃穆,“老夫这一生,治学读书没读出个模样,如果走了,就是怕了他们,父亲这《镇国十策》,也会成为笑柄。”

“即便宜昌城陷落,老夫也不会走,哪怕被人暗害死在府中,严家这门楣,都不会倒!”

李衍闻言,肃然起敬,“伯父大义!”

他没再继续劝说,知道劝了也没用。

“老夫能耐不够,只能做到这些。”

严伯年面色平静开口道:“之所以告诉李少侠此事,是希望你有日碰到九龄,告诉他前因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