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本堂就在东宫边上。
里面收罗了天下藏书,又请了许多名儒,来教授皇子藩王们。
希望他们就藩后,能做好本责。
这地方,实际上也是当初太子读书的地方。
只是后来太子读书换到了文华堂。
如今也就变成了小皇子们读书的地方。
一般皇子们十四五岁,基本就可以就藩了。
只不过藩王就藩,被朝廷官员们搞了一波。
到了藩地之内,所拥有的权利,也没有那么大了。
去不去藩地,区别没有那么太大。
以至于不会出现建朝初的那般情况。
大本堂藏着天下藏书,以往太子总会去大本堂,找一找古本之类的。
这自然能见一见秦雄英。
可自从身体不好后,太子连东宫很少出,书看的速度也就慢了下来。
只有有事时,才会跑到谨身殿来。
或者去坤宁宫,给马后请安。
秦雄英,见的当真少了。
这也不免让秦标更加愧疚。
庆皇有点尴尬。
原本想转移下话题,让太子放松放松的。
可这下子好了。
太子心情怕是更不好了。
可话题都到这里了,也不好不说。
他们终究是父子。
未来秦雄英是要继承大统的。
“雄英跟老六走的太近,私下里学了不少辽地的知识。”
“只是辽地知识体系,与一些法古的老教授们起了冲突。”
“辽人讲究变化,而这些老教授们,则觉得守古稳定最好。”
庆皇所说。
也是京都最近,兴起了新的思潮。
那就是变化。
向辽地学习一些先进的技术。
只是如今朝廷的政策,却变得越发的保守,处于对于这个思潮进行压制的状态。
这也是庆皇与太子,一致的意见。
“学辽之风,未来必然盛行,雄英如今学一学,也有诸多好处。”
秦标跟秦风通的书信最多。
自能了解到辽地的兴盛蓬勃之处。
也认为自己登基之后,必然有许多地方会借鉴辽地,让大庆快速兴盛起来。
“然而父皇北伐在即,朝廷一切皆以北伐为第一要务,不宜有所变化。”
秦标想法也很明确。
辽地的东西是好的。
只是大庆暂时不能学。
万一学出了闪失,大庆朝廷现在承受不起,原本板上钉钉的北伐,兴许就会出现状况!
故而此时,哪怕明明知道这股思潮是好的。
朝廷也不能开放了政策,让京都去学。
首先一点,就是大庆百姓,终究不是辽人,不用破而后立,是有一定基础在的。
有基础在,那推翻了学辽人那一套东西,是不靠谱的。
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融合一些辽人先进的东西。
这个度,必须得把控好了,如此才能不出乱子。
对于大庆来说,一切都没有稳定重要,一切都没有粮食上的安全重要。
京都最适合做的。
就是保守!
而这股思潮,最好在洛阳新都迸发。
让那片中原之地,浴火重生,焕发出崭新的生机。
如此一来,便能尽最大的可能,平衡南北之间的差距。
而且也能让大庆,焕发出崭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