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
身穿黄袍,头戴羽冠,着装整齐而又得体的太子正静坐于案前,认真打量着上方摆放着的两份奏折。
这两份奏折,一封是由李明义撰写,内容无非是举荐孙坚出任黑水布政使。
另一封,则由廖志严所上,内容与李明义的荐折截然相反,是劝皇帝慎重选任黑水布政使一职的谏折。
上首处,只着宽体大衣的皇帝楚天耀,正笑吟吟地看向他,“人都给你东宫打上招呼了,你就没打算在这事里,发表发表自己的意见?”
闻言,太子轻捏下巴沉思片刻,呼气道:“儿臣以为,可让这孙坚出任黑水布政使一职。”
“哦?”楚天耀似觉着有些意外,问道:“怎么说?你为何会这么觉着?”
说完这话后,他眉毛不经意地抖动起来,似笑非笑道:“是想着全了李明义的人情,好就此让他李明义一脉的官员就此倒向东宫?”
太子倒不反驳,格外坦诚地点了点头:“父皇圣明,儿臣确有此私心。”
说这话时,他那张充满稚气的小脸不见半点惧意,相反,有一种远超他年龄的从容。
见此,楚天耀更为好奇了:“既承认自己有私心,那就说明你也有公心?”
“是。”太子斟酌片刻,慢慢说道:“父皇晌午时将李明义举荐孙坚的荐折送到东宫后,儿臣便大致了解了孙坚的生平。平心而论,这孙坚的执政能力不差。”
“武曜六年中,他出任京首隶衢州知州,仅用两年不到的时间,便使得原本有大量农田荒废的衢州全面复耕,同年,在衢州兴建驻港官仓,迎赶外贸司初建后大通海运的风口,使衢州财政进项翻上好几倍。”
“另外,在他为任衢州知州的第三年起,处理州内治安问题时,严遵律法,甚至在诸多易误判的案例中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可见,此人无论在财政民生还是治世方面,都有不错的执政能力,符合父皇一贯用人的能臣干吏标准。”
“适当的给他加加担子,好生考较一二,并无不妥。”
滔滔不绝的说完后,他饮了口茶润喉,一面观察着楚天耀的脸色,一面说道:“当然,这都是儿臣的一点愚见,这孙坚到底用不用,可不可用,还得父皇圣决。”
“你都快把这孙坚夸上天了,朕还能不用?”楚天耀撇撇嘴,揉捏把玩着握在手中的檀木手串, “可就像廖志严说的一样,他孙坚是李明义的旧故,你就不怕启用孙坚后,黑水一省就此成李明义一党官员的后花园?”
太子咧嘴轻笑:“管他何党何派,终究是我大宣之臣,也只能是我大宣臣子!”
此言一出,楚天耀眼眸泛亮,鼓掌叫好道:“好!这话说的好!”
显然,楚天耀被太子这句话弄得龙心大悦,脸上笑容灿烂无比,就没有消停的意思,到兴浓处,他更是朝向殿门外静候着的傅少卿张手:“明儿个让孙坚进宫面圣。”
傅少卿弯身回应:“老奴谨遵圣上口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