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之所以皱眉,属实是因为这些民夫的加工石料速度太慢。
现场一共有七十多名民夫,但加工了两个时辰,所加工出的石料不过三百多斤。
显然这速度完全跟不上李恪的需求。
最起码,一个时辰要能够加工出四五百斤的石料,才可能供应上自己的需求。
况且,此时的石料还只是进行了第一道的粗加工,在将石料敲击成一块块小石块后,可是还要将其进行碾碎,筛选。
最后石料被加工至如面粉一般细腻,方才可以被使用。
但以现在的进度,想要加工到那种程度,恐怕得要猴年马月。
李恪转头看向一旁的苏洵,开口问道:“苏老,难道就不能再招些人来吗?这样的加工速度,我们的工期可是要大大拖延了啊!”
苏洵也是一脸的无奈,叹息道:“殿下,实不相瞒,现在咱们手中的银钱早已见底了,我们实在是雇不起太多的民夫了。”
指了指那些工作的民夫,苏洵语重心长的道:“实不相瞒,就连这些人,不少还都是不计报酬,自愿来帮忙的呢。”
闻言,李恪只能微微点点头,但心中还是急切无比。
忽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一拍额头,笑着道:“有了,我想到能加快加工速度的办法了!”
“请问殿下想到了什么办法?”苏洵好奇的问道。
李恪却只是神秘兮兮的笑了笑,突然开口问道:“苏老,头些日子你找的那些木匠可还在?”
苏洵点头:“在,现在大部分人还在修建风力水车。”
李恪连忙又有道:“好,那你现在就去叫来两个人,我有要事打算交给他们!”
很快,两名木匠和十多个民夫就被李恪带到了城外的水渠边上。
随后李恪将一张土地递给那两名木匠,并且告知了对方详细的制作方法。
随后十几个人便开始忙碌了起来。
大概半天过后,一个像水车,又像跷跷板的装置,就在水渠边矗立了起来。
“殿下,这是什么?”
苏洵看着眼前这奇怪的装置,万分好奇的问道。
而李恪却只是笑了笑,只是命令一名民夫将水车上的木栓取下,随后水车便转动了起来。
而随着水车的转动,水车上的齿轮便将一根粗壮木梁如跷跷板一般高高翘起。
然那齿轮实际上只有半边齿牙,当齿轮将木梁压到最高处时,恰好齿轮运转到没有齿牙的一面,这时,木梁一头便重重落了下来。
而在木梁落地后,正好齿轮又运行到有齿牙的一面,随着齿牙的绞动,木梁便再次被高高翘起,循环往复。
看着眼前的装置,苏洵还是有些发懵,显然不明白这东西和碎石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