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第1454章 受降(2/2)

塞文似乎有些疲惫,什么话都不想说。

“知道了。”

埃尔文点点头离开。

塞文从贴身的衬衫胸口拿出一张照片。

那是他出征以前,和他的母亲、妻子,以及三个孩子的合影。

照片的背后还写着妻子的叮嘱,要他一定要安全回家,她和孩子会一直等他。

看着最后落款处写着的那句‘永远爱你’,塞文的眼眶红了,豆大的泪珠顺着脸庞滑落,嘴里不断呢喃重复着‘对不起,对不起’...

砰!

一声枪响响彻军营,载着塞文浓浓的愧疚和不舍离去。

埃尔文闻讯赶来,怔怔站在塞文的房间外却不敢进去。

这一刻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也许只有自尽,才有机会去赌‘王的仁慈’,不会因为他的投降,而去为难他的家人。

对于塞文的死,郑和没办法共情。

在他看来,这些人只要拿着武器上了战场,就是侵略者,就是大明的敌人。

他能做的,就是答应塞文的最后要求,不去为难那些主动交出武器的俘虏,尽量善待他们。

当然,前提是他们得听话,得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

看着塞文降书上最后一条要求,不许明军使用投降士兵作为炮灰先登军,郑和失笑着摇头。

这让亲自送来降书的埃尔文有些紧张。

“你们真是自大且愚蠢。”

郑和冷笑:“如今我大明儿郎自己的军功还挣不过来,稀罕你们这些残兵败将?”

“回去约束好你们的降兵,遵守大明战俘营的纪律,就没有人会为难你们,否则,莫谓言之不预也!”

埃尔文这才松了口气,敬了个军礼后再次深深鞠躬表示感谢。

“明天早晨九点,我方所有防线的士兵会放下武器走出战壕,向贵军投降。”

“明白了,去吧。”

遣人送埃尔文回去,郑和嘴角的弧线慢慢上扬。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这次受降的意义可是非同寻常。

这是第一支成建制、成规模的英军主力部队,向大明投降!

五万人!

不过接下来的日子,可就够郑和忙的。

五万人的降兵规模不是开玩笑的,除了要快速建造战俘营并安排看管士兵外,降兵的吃喝拉撒也是令人头痛的事情。

在此之前,他还要安排好受降时的保护工作,万一对方是诈降呢?

虽然这个可能性不高,他也绝不能大意。

最重要的,是现在必须、立刻、马上,向陛下报告这个喜讯!

大明紫禁城,武英殿的灯火依旧保持着彻夜长明。

收到郑和的捷报,朱棣的心情显然不错,还有心情和身边依旧在陪着他加班的太子、杨士奇诸人玩笑几句。

“英国佬五万人投降,可够郑和喝一壶的,一时半会他的舰队也得被这些降兵牵在那了,你们怎么看?”

杨士奇笑笑:“正好舰队需要休整、维修,臣看不如让张玉派些人,分批把这些降兵先押到交趾看押,然后再定行止如何?”

“嗯,甚好,就这么办吧。”

这时朱高炽忽然挺着肚子,有些艰难的小步走到朱棣身边,将一封密奏呈到他面前,脸色有些难看。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