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句实话,郑成功个人能力一般,并不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郑勇所以重视他,有两个原因,第一他在郑家有相当的影响力,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而今后他将会在海上进行不少的运作,这可需要很多的专业人员,而郑成功手下就有一大批这样的人才,当然,还需要他进行第二次训练,他们毕竟是土匪而不是正规部队,这要有一个转换的过程。
这里面还有他所熟悉的几个人,比如施琅,比如陈永华,比如冯锡范,比如刘国轩等等,当然,他更加重视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水手,这才是一个军种的基石,有了他们他的海军才能建立起来,并成为大海大洋上的一股可靠力量。
第二就是郑成功的品德,能力高而品德低的人,其实才是最危险的,品德高而能力低的人,其实也有所误事,不过相对而方,要比前一种轻微一些,至少不是那么的直接与剧烈。
有了郑成功的加入,他的海军建设就会加速,现在他并不缺少钱与技术,缺得是人和规模。
海军是一种技术兵种,他也不是十分的着急。
其中在郑成功的手下之中,施琅是他最看重的,因为他有技术,品德也可以;第二个就是陈永华这个人能力也是有一些的,只不过,读书读的和个性都有一些问题,有点刚直有余,韧性不足,这样的人也难成大事,不过,如果环境好一点的话,也还能做一些事情。
而冯锡范和刘国轩他都要观察,不过第一印象不好,这对他们的使用有所忌惮。
其实他还是喜欢从最普通的底层中训练选拔人才,其实人才并不缺,在什么时候都不缺乏人才,只是缺乏选取人才的方式方法而已。
本想与郑成功一醉,可惜他的酒量太差,而郑勇也不敢真喝,最终郑成功真的醉了,而他只是有点多,也没有醉,让人把他扶走去休息。
第二天,郑成功主动做翻译,郑勇与跟他一起来的八达维亚代表进行了会面,具体的谈判他是不管的,这样的会面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是政治的一种认可,也是进入谈判的一道不可或缺的门槛。
开始正式谈判的时候,郑勇就与郑成功一起参观了新大员的建设现场,虽然有些混乱,种种的不足,不过,一股欣欣向荣的景象还是非常的感人,郑成功看了现场特别是的激动,其实他对大员是有印象的,他的父亲也在大员也开发过,虽然最后被荷兰西班牙人给逼了出来,可是,他们在这里也是留下了自己的足迹的。
现在看到大员已经有一种天翻地覆的景象了,他自然是感慨不已,而相比自己在安南虽然也占了一块地盘,可是经营的却远比郑勇要差的多。
郑成功立即取经,询问郑勇的方法。
郑勇苦笑道:“这大员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被发现了,而在三国时就已经进行了管辖,可是,直到这明,也没有被开发出来,一千多年了,我们都做些什么?”
郑成功也深有感慨道:“是啊,我们汉人的开拓能力好像不足啊。”
郑勇却摇头道:“并非如此啊。”
郑成功一愣道:“愿闻其详。”
郑勇道:“这与官府有关。咱们官府是一个官僚的官府,他们只要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管好,不愿意多生事端,而户籍制度也束缚着人们无法外向拓展,同时,最高层也止步于此,而满足于现有的疆域而不思进取。其实主要原因是治理太困难了,比如大明朝京都在北京,而如果广州这边出了事情,反馈到皇帝那里,之后皇帝再做出决策到事发地,那时,事情都不知道发展到什么样子了,而皇帝做出来的决策适合与否都成问题,这还怎么来管辖?”
郑成功点点头道:“也确实是有这样的问题存在。”
郑勇道:“就是因为这样的体制制度,所以,就限制了我们汉人继续开疆扩土的积极兴,让我们在这一块故有的土地上为了那些仅有的不多的土地搞窝里斗,打生打死。每三百年左右就要改朝换代一次,这些都是因为土地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人口数量的增长与土地相对数量的不动,这就产生了一个无法忽视的矛盾,而且,还有土地兼并的问题,这样人口上来了,土地反而因为被集中到个别人手里而减少了,这样怎么养活这些多出来的人口?平常年景不能凑合着过,可是,一遇大灾之年,那就会出大麻烦,粮食与人口的矛盾就些暴发,而农民造反就会给国家造成混乱,而混乱又进一步加剧农业产量的减少,最终崩溃了,坍塌了,全乱套了,李自成张献忠之流就出现了,改朝换代就又开始了。”
郑成功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拱手一揖道:“主公真知灼见也,不知可有解决之法?”
郑勇一笑道:“有啊,两个方法,一个内,一个外。内就是改革内政,用政治手段,降低兼并土地,这样可以延长大暴发的时间,也因此延长改朝换代的时间,把三百年延长了四百五百也是有可能的。”
郑成功道:“治标不治本啊,那么外呢?”
郑勇再一笑道:“这个世界可是大的很啊,不独有大明,海外域外可以耕种的土地还有很多很多,比咱们这里好的土地也不少,如果我们汉人能走出去,把内部的矛盾转移到外部去,这样不但可以解决我们人口过剩的问题,还能拓展我中华民族的疆域,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可惜,唐宋元明,却都没有去做这一件事情,郑森,有兴趣否?”
郑成功大喜道:“此可是名垂青史之功业啊。”
郑勇哈哈大道:“古人不去做,这功业就一直放在那里,难道我们还把这个机会留给后来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