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说只有这个地方合适,而是综合考虑客观条件,再加上朱元璋和朱标两人的主观因素。
洛阳是最符合要求的。
陈景恪自然知道,北平才是潜力最大的地方。
靠近渤海湾,海权时代占据的优势实在太大了。
然而陈景恪自己知道什么叫海权时代,却没办法给朱元璋和朱标解释。
难道要告诉他们,再过百年欧洲人就会开启大航海。
全球即将进入海权时代?
完全没有说服力啊。
打开地图,看看现在的世界局势。
中东亚地区,帖木儿帝国已经进入巅峰期。
这个国家有多强呢,永乐二年,他们的君主帖木儿组建了二十余万人大军,准备东征大明。
只是在行军途中病死,此事就此作罢,之后就陷入内乱了。
别管能不能打赢,就从他们能组建二十余万人大军,还能筹集足够跨越西域的粮草。
足见这个国家的实力有多强。
顺便提一句,帖木儿的五世孙率领残部南下印度次大陆,建立了莫卧儿帝国。
再说中西亚地区,奥斯曼帝国正在快速崛起。
而未来将主导世界的欧洲呢,此时比二十一世纪的中东还混乱。
告诉朱元璋和朱标,这群正在互殴的弹丸小国,未来会开启海权时代?
他们会信才见鬼了。
就好像现在有人说,百年后中东将主导世界,估计也没人信吧?
道理是一样的。
继续看地图,沿海基本全是落后的小国。
比较大的国家,靠现在的航海技术想要到达,需要的时间是按照年来计算的。
怎么搞海权?
闹呢?
不是朱元璋和朱标没有前瞻性目光,他们能迁都北方,已经是很有前瞻性的表现了。
实在是海权时代离他们太远。
所以想要说服他们将首都放在北平,太难,难到几乎不可能的地步。
而且陈景恪也认为,将首都放在洛阳是个不错的选择。
为什么呢。
看看前世的国家局势就知道了,曾经孕育了华夏文明的中原地区,变成什么样子了。
成了落后的代名词。
陕西人和河南人,能因为一部动画片里,李白和杜甫的见面地点争吵。
陈景恪只觉得心酸。
说白了还是太落魄了。
要是家里阔,谁还会在乎仨瓜俩枣的?
正因为落魄,一点点不起眼的东西,都能放在眼里都要去争。
难道真的是这些地区不行,发展不起来吗?
只能说,懂的人都懂。
要是都富了,谁去干脏活累活?
你纵使有登天的本事,只需要轻飘飘的一条政策,就能将你锁的死死的。
陈景恪要做的就是改变这种局面。
将大明京师放在洛阳,确保中部地区拥有一座政治中心。
整个中原是一体的,有一个地方发展起来,就可以辐射大部分地区。
陈景恪拿起一支笔,在地图上划了一条线,说道:
“广通渠挖通,洛阳的经济影响力,就可以借助水运辐射到长安。”
又画了一条长线道:
“黄河回归故道,下游的山东河北,处在黄河水运的要道上,也可以被辐射到。”
朱标不禁再次颔首,这也是他想将京畿放在洛阳的原因之一。
陈景恪又画了好几条线:
“还有大运河,事实已经证明,大运河沿岸的经济,发展的都比别处好。”
“隋唐运河拐了个弯路过洛阳,辐射的区域更广,使得更多的地方受益。”
“而蒙元却从未考虑过这些,他们只是为了更方便从南方运粮,就将这个弯捏直了。”
“虽然缩短了**百里路程,却也削弱了大运河的经济辐射能力。”
“在他们眼里,大运河就只有运粮一个功能,别的通通无视。”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蒙元缺少大一统国家的眼界。”
“我们可以重新开通隋唐运河……”
“如此一来,洛阳只需要通过水运,西可直达长安,东入大海。”
“北通北平,南至余杭……”
看着面前多出许多线条的地图,想象着陈景恪勾勒出的宏伟画面。
朱标也不禁激动起来,连声道:
“好好好,好呀,如果你的计划能全部实现,大明将重现汉唐雄风。”
(本章完)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