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宸在扬州城简单安顿下来,并未让大军全部涌入城内,只留了三万人马进城驻守。
他深知,此次北伐重任在肩,绝非游山玩水,若是让这些精锐之师沉浸于扬州的繁华之中,恐怕会心生懈怠,那视死如归的斗志也会被温柔乡所消磨。如此一来,后续的大战还未开打,便已先输了气势。
在扬州停留的短短一日里,苏宸忙着安排随行的文官们。特别是那三位曾在金陵结识的才子——江涛、刘洞、夏宝松,经过这几年的历练,他们已不再是初出茅庐的青涩少年,而是在地方上独当一面的能臣。
此次北伐,苏宸特意将他们带在身边,共谋出征大计。
扬州地处要害,苏宸对此心知肚明。他思量再三,决定让夏宝松担任扬州刺史,负责打理扬州的政务与经济。至于军事方面,则另选一位都虞侯,出任扬州都尉,专职军事,且需听命于夏宝松。
就这样,夏宝松在不经意间,便成了扬州城的军政一把手。
苏宸对他可谓是知根知底,无论是其出众的能力,还是那份难得的忠诚,都让苏宸倍感放心。将他放在这个位置上,苏宸十分信任,觉得夏宝松定不负重托。
“夏大人,扬州这副重担,我便交予你肩上了。治理民生,需得细心如发;安抚百姓,需得情深似海;运转粮草,需得筹划周密;协调南北,更需智慧与魄力。其中艰辛与责任,我自不必多言,你心中定有分寸。”苏宸目光深邃,语气中透着沉甸甸的信任。
“苏帅但请宽心,夏某此生誓死追随,定不辱使命,不负您这番厚托。”夏宝松双手拱起,行了一礼,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感激。
他心中对苏宸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想当年,自己不过是一介落榜才子,前途渺茫,是苏宸慧眼识珠,给了他机会。
在南唐时,苏宸便为他铺设人脉,助他成长;到了吴国,更是将他视为嫡系心腹,栽培提携。这份知遇之恩,提携之情,夏宝松铭记在心,自然对苏宸的忠诚,毋庸置疑。
“如此,扬州便交予你手,望你好生打理。”苏宸言罢,与夏宝松作别,随即带领亲兵,毅然离城。
他心知,扬州虽好,却非久留之地。兵贵神速,北伐大业刻不容缓,他岂能因一城之繁华而贻误战机?
再者,那扬州城内的美景佳人,虽令人心驰神往,却也易使人沉迷,消磨斗志。他苏宸,志在天下,岂能被这区区温柔乡所绊?
于是,他选择城外扎营,与将士们并肩作战,同吃同住。
他心下清楚,唯有如此,方能上下一心,同甘共苦,赢得将士们的敬爱与拥戴。
这,便是他苏宸的治军之道,也是他能够率领大军,披荆斩棘,一路向前的诀窍。
吴国大军北伐,势如破竹,渡江一举攻克扬州的捷报,如同惊雷般传至汴京城,震得大宋朝廷上下一片哗然。????金銮殿内,赵匡胤端坐龙椅,面色凝重,文武百官亦是面面相觑,心中惊骇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