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风起
第562章 风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暗潮汹涌早已渗透大明上下,别看朱由校一直待在京城,但是他却看得比谁都要透彻。
大明现在也就是表面看上去平静,至于说这种乱象是怎样产生的,一方面是历任天子遗留下的难解问题,另一方面是持续的党争造成。
一代人有一代人要做的事!
这是责任。
更是使命。
人活一世,总是要做些什么。
所以在遇到问题,就别嫌弃麻烦而选择不做,你选择了不做,终究还是要有人去做,只是这样积攒下去,就会比最初时更复杂。
此乃上位者的大忌!
朱由校就是清楚这些情况,鉴于大明复杂的国情,选择解决的办法也很明确,将压力给到中枢,将麻烦给到中枢,将权利争斗限制到中枢,而对地方设置红线,明确哪些能做,哪些不能碰,只要地方遇到问题,那中枢势必要强势介入,以此在倒逼中枢改变的同时,相对妥善的解决地方积弊,与此同时将中枢的威仪重新树立起来!
“援朝抗虏一战,军务院必须要协调好。”
乾清宫。
朱由校表情严肃,扫视军务院诸臣,“不能说前线有种种需求,该争取到的利益已然给足,而在后方却无法满足前线所需,朕把丑话讲到前面,谁要是敢犯这等低级错误,那谁就要被追责!!”
“臣等遵旨。”
魏光绪、金铉他们当即作揖拜道。
对于援朝抗虏的重要性,军务院上下没有不知道的,毕竟此战是要远赴朝鲜,抗击侵掠的建虏,而且此战跟先前完全不一样。
过去大明作为宗主国,治下的藩属国遇到难题,那往往是既要出兵,还要兜底战争的一切开支,即便是仗都打完了,打赢了,不过却也没有索要什么,毕竟是宗主国嘛,作为上朝天国要有该有的胸襟与气度。
只是这样一来,因为战争而产生的损失,就悉数转移到大明国内了。
但是这次呢,大明是出兵了,不过真正的精锐不多,更多是来自地方的新募将士,甚至出战的一应所需,要由朝鲜王室出钱兜底,虽说给人的感觉抠抠搜搜的,可给大明带来的好处却很实在。
军工业,航海业都将接到大批订单,这带来的直接效益是肉眼可见的,更别提涉及粮食、棉布等需求也不小,这前前后后辐射的领域众多,而直接受惠的将是北直隶、山东、辽东等地!
如此大的变动下,后方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孙承宗,你莫要叫朕失望啊。
强调完牵扯援朝抗虏的种种细节,朱由校的心思却飘在出战大军上,别看朝堂与京城的局势动荡,但是由孙承宗挂帅的援朝军队,已开始分批离开京城,踏上奔赴朝鲜的征程,而他们的首站就是天津!
朱由校做事就一个准则,将大层面的方向把控好,至于具体要去落实的,既然选择了信任的人去做,只要大方面没有较大的偏差,哪怕期间出现些什么情况,那他轻易是不会直接干预的。
做人做事最忌讳的就是既要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