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 第六百六十七章 站队(1/3)

一车车海带丝罐头从三沙罐头厂那里运输出去,由于海带丝的销量很好。

李多鱼的闽龙公司根本就生产不过来,最终只能跟新元集团合作,将海带丝转移到三沙罐头厂那边去生产。

当初港岛青年杜海军被捕后,陈有责也为自己的遇人不淑付出了代价。

同时加速了三沙罐头厂的私有化,新元集团趁机收购了不少三沙罐头厂的股分。

现如今已经是罐头厂的第二股东,腾一两条生产线给李多鱼这种权利,还是有的。

而李多鱼算是发现了,现在百姓的跟风消费比后世有过之而不及,报纸和电视广告一登。

海带丝瞬间就成了潮流,再加上新元集团和安玉良经理两种渠道的加成。

竟然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当然这也跟海带丝这款产品有关,现在很多配菜并不算特别好吃。

哪怕榨菜也是咸味多一点,而李多鱼调配的海带丝罐头,香辣鲜俱全,大大满足了广大群众的味蕾。

吃这玩意,肯定比榨菜还要带劲,最重要的是,李多鱼并没有卖的很贵。

一罐在八毛左右。

这个价格普通百姓也能消费的起,到时候,罐头瓶子回收的话,还能再赚个五分钱,差不多七毛半就能买到一罐海带丝。

扣除掉各种成本后,李多鱼每个罐头的净利润在三毛这样。

这一段时间里,李耀国记账记到手抽筋,他是真没想到,老四随手搞的一个海带丝,居然直接卖爆了。

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卖了整整十万瓶,海带都还没有开始晒,就已经先入账了三万块,且销量还在稳步增加的样子。

村里人那叫一个羡慕,他们也有养海带也很想去赚这个钱,有人还因为这件事找了李多鱼。

可得到的回答是:

“你们做海带干就好,海带丝这个钱,你们没法的。”

李多鱼也没有骗他们,海带丝这个钱并不是很好赚,李多鱼有这么多关系,一周多也才挣了三万块。

这还是在新元集团没有狮子大开口的情况下,要是把渠道成本也算上去的话,应该是亏损的。

海带丝这款产品要想挣钱,就必须全国铺货,至少要在三四个省进行销售。

量大了,这才能见到真正的利润,而闽省销量的火爆也给足了大家信心。

这段时间,安玉良带着产品直接跑外省去了,那家销售公司的电话就没停过。

小妹一个个都拿着名片,在那边拨打着号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打开销售市场。

原本负债累累的三沙罐头厂也没想到会因为一款罐头产品再次站起来了。

而三沙罐头厂最近有多忙,尚峰镇的那家水产加工厂最近就有多冷清。

原本榕城水产加工厂至少是省内排名前三的水产加工企业,可自打换了个新领导后。

原本的八条生产线,现在只有五条在运转。

由于加工厂没有跟担担岛继续合作,导致很多款产品都停止生产了。

从而导致很多工人都没有事情做,导致工资和奖金双减,恰好这时候,担担岛有大量的海带需要采收,那些担担岛的员工一股脑全跑光了。

整个加工厂的老员工都非常急,可偏偏这位新来的领导一点都不着急,依旧我行我素大刀阔斧地改革着,把不少老员工气得够呛。

“刘厂长好好的,怎么就走了,他这一走,那个李多鱼就想自己开厂了。”

“你们听说了吗,那个海带丝卖得非常好,货一下全都铺开了。”

“唉,要是刘厂长在的话,李主任说不定,就把这东西交给咱们厂生产了,现在早就赚大发了。”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我看接下来的丁香鱼也悬了啊。”

水产加工厂的办公室里,张东新跟上岐村的村支书唐文昌坐着一起泡茶。

“我想跟你们村签个合作协议,以后我们厂的海产品,主要由你们村提供。”

唐文昌那叫一个激动,跟在下沙村屁股后面吃灰这么久,终于从那个李多鱼的嘴里面抢一块蛋糕。

“感谢张厂长的赏识,我们肯定优先供应您这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