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边军一小卒 第二百三十八章 钟鸣鼎食!刺客!找死!(2/3)

可这些外在的东西好改,性子却是改不了了。

什么高门体面,什么贵人体统,她一样也记不住。

整日咋咋呼呼,一如往昔。

不过这样也好,自从去年那场战事之后,绍哥儿变了,叔父好像也变了,就连自己也是一样。

一切都在变。

唯独婶娘没有变,这就很好。

“婶娘,我错了。”

姜婉笑着求饶一声。

只是这般不走心的求饶,自然瞒不过姜婶。

见她手中握着的信笺,顿时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

“就知道惦记那臭小子!”

“你惦记他,他可曾惦记你?”

姜婉闻言,认真道。

“惦记的。”

说着,扬了扬手中的信笺,似乎要证明什么。

姜婶见状,顿时带着几分埋怨,愤恨不平道。

“惦记个屁!就你傻,写几封酸信,就将哄得不知道北了。”

“真挂念你,就不会将那姓虞的骚狐狸带在身边,天天快活了!”

当初韩某人的风流韵事传到镇辽城的时候,津津乐道者不少。

姜婶也有所耳闻,自然是气的不轻。

就算是时间过去这么久了,还时不时地拧出来碎嘴一阵。

对此,姜婉有些无奈。

其实对于那名为虞璇玑的女子出现,姜婉说半点都不在意,肯定是假的。

但要说有多在意,倒也谈不上。

这世上的男女之事,对男子终究还是宽容的。

寻常百姓,家资丰厚一些,尚能纳妾。

更遑论一位彻侯了。

所谓一生一世一双人,大抵上也只是某些女子年少闺阁之时的天真幻想罢了。

或许是见过姜虎两夫妻膝下无嗣的苦恼。

姜婉一直就没有这样的幻想。

反倒是觉得能多些姬妾为他的绍哥儿开枝散叶是一件好事。

子嗣多了,家业才能昌盛。

这某些特定的时代,可谓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这一点,男子懂,女子自然也懂。

不懂的人,怕是不知道这世上还有【吃绝户】一说。

只是听得婶娘在一旁絮絮叨叨地替自己委屈,姜婉也没有解释太多。

父母故去的这么多年,自己这个叔母早就成了母亲一般的存在。

见她这般跟自己絮叨,姜婉不但不觉得烦躁,反倒是感觉很舒心。

毕竟人心是复杂的。

能有一个全心全意为自己付出的人,是她姜婉的幸运。

等到婶娘说完,姜婉才起身放下手中的那沓书信,小心仔细地归整好,将之收起。

而后才道。

“绍哥儿在北地,不是快活,是做正事。”

见自己碎嘴半天,竟只是换来这话,姜婶鼻子差点都气歪了。

可看着姜婉眼神里的认真,终究还是颓然道。

“你这妮子就是个傻的。”

傻?

姜婉笑笑,不置可否。

换好衣物后,便坐在了梳妆台前,任由那半天不敢吱声的女侍替自己侍弄妆容。

等做完这些之后,又陪着婶娘用完了早膳。

期间,见婶娘几次欲言又止的模样,姜婉道。

“婶娘有事?”

姜婶闻言,脸色微微涨红,憋了半天,终于还是忍不住道。

“婶娘也……也没啥事,就是想问问你,这识……识字难不难?”

就算有儒家有教无类,也不是所有人都识字的。

除了某些阶层有意为之外,无论习文还是练武,都是需要花费的。

而普通百姓活着,就已经很艰难了。

姜婶孤女出身,能与姜虎这个军中武夫结合,也是一番因缘际会的造就。

自然是不识字的。

说完,见姜婉看着自己,姜婶低垂眉眼,有些不好意思地小声道。

“要是太难,就算了。”

“我就是……就是想给伱叔父写封信……”

她也是想姜虎想得紧了。

这大半年来,随着韩绍在冠军城日久,与镇辽城的往来也日渐多了起来。

书信自然也方便了。

期间,姜虎捎了几封家书来,都是姜婉帮她念的。

她想给姜虎回封信,可有些体己话,她却不好意思让姜婉这个晚辈代笔。

所以犹豫了良久,她才鼓起勇气问了姜婉。

此时的她哪有昔日于市井之中威风八面的模样,又哪有前段时日手撕某家贵妇的豪气。

期期艾艾,就像是一个胆怯的孩童。

姜婉见状,莫名的心头微酸,上前牵住婶娘有些瘦弱、粗糙的手,柔声鼓励道。

“不难的,只要婶娘想学,婉娘教你。”

说完,便见姜婶转忧为喜道。

“那就好,那就好。”

说着,似乎又想起来什么,赶忙又补了一句。

“婶娘不着急,你平日里这么忙,事情这么多,等回头有空再说。”

看着婶娘神色的雀跃,姜婉笑着道了一声‘好’。

确实。

绍哥儿离家的这么长时间,她还真忙得很。

或许是为了抑制那闲下来就有如藤蔓一般,迅速疯长的思念。

又或者是为了日后能帮上她的绍哥儿。

她要学的东西,忽然就多了起来。

就像此时早已候在一旁的那位老嬷嬷。

等到姜婶用完朝食离席而去,姜婉也缓缓放下了碗筷,示意她过来。

“嬷嬷,今日这一番用膳之礼,我可有差错?”